疫情防控和医疗诊疗同样重要。在门诊大楼门口,循环播放着入院的核验流程,遮阳棚围成的院内蛇形通道上也张贴了各种指示导引牌,数名工作人员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检测体温、查验核酸报告。
“请出示核酸检测报告,扫场所码……”“医生呀,我是在这边排队吗?”
“您好,请来这边做一下抗原。”……6月1日,上海重启的第一天早晨,上海市东方医院已经进入“战斗忙碌”状态,来院就诊人数明显“井喷”。
今日,门诊人数突破万人。
有序排队
疫情防控和医疗诊疗同样重要。在门诊大楼门口,循环播放着入院的核验流程,遮阳棚围成的院内蛇形通道上也张贴了各种指示导引牌,数名工作人员对所有就诊患者进行检测体温、查验核酸报告。
而门诊大楼内,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多名后勤人员仔细对地面、电梯、卫生间以及自助挂号机等设备进行消毒……“前段时间眼睛就有点不舒服,想着今天能出门了,就顺路来医院看看。”上海市东方医院的门诊大楼里,戴着口罩、手里拿着医保卡的王奶奶正在挂号窗口前等候挂号,“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不过还是很有序,也很安心。这也是上海恢复正常的一部分嘛。”王奶奶欣慰地说道。
感控、医疗两手抓
医院举力迎接全面诊疗
为全面保障医疗安全,上海市东方医院全面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和制度保障。不论门诊、急诊、发热门诊还是各科室,均从严进行“三区”划分与管理。
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的接诊模式,高危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二级防护进行接诊,同时加大对于诊疗区域的空气、地面、物品表面每日的消杀频次。医务人员每日实行“核酸+健康监测”的双重管理。
与此同时,医院门急诊医护人员、门急诊办公室、医务部及发热门诊立即形成预警联动机制,如果发现异常人员,各部门立即启动预案,以最快速度对相关风险人群进行隔离及转移,最大限度降低阳性患者的滞留时间。
多种机制的建立,保障医疗、感控两手抓,检测、消杀常抓不懈,确保院区的清洁和安全。此外,医院急诊区域增加安置空气净化设备三台、消毒机1台,安装急诊区域独立中央空调,这也可以大大降低气溶胶传播风险,全面保障“人、环境、流程”诊疗安全。
而为了迎接就诊高峰,上海市东方医院也推出了相应的延长诊疗开放时间的措施,“我们目前增设了周日门诊,并且还开设了互联网医院的义诊服务,这将从现在一直延续到6月底,”,门急诊办主任王贤喜介绍说,“我们尽全力满足全市复工复产后的各种求医就诊的需要”。
目前,上海市东方医院已经全面恢复医疗业务,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所有类目正常开诊,特需及专家门诊也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排班,满足群众的看诊需要,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已有不少外地特地赶往上海的。
跨省就诊的“早产儿”
传递新希望
疫情封控期间,东方医院妇产中心作为封控地区的产科定点医院,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力给封控小区的孕产妇提供就医方便。4月份以来,产科对于浦东地区封控小区孕产妇的接诊量达到了1085例,封控小区分娩量达100多例。
随着疫情情况的明朗,让不仅是上海其他地区的,还有外地的孕产妇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上周三上午,一位来自安徽的28岁的产妇在妇产中心迎来了她来之不易的25+1周的珍贵宝宝。该孕妇合并多种高危因素,包括IgA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前糖尿病、子宫纵隔术后、多次宫腔操作史等,反复妊娠中期流产,故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一直小心翼翼的保胎,满怀希望。但孕23周的薇薇产检时发现羊膜囊再次突出。得知上海市疫情转好,薇薇果断紧急联系车辆从老家赶至上海。
此时情况危急,薇薇已有流产迹象,现有的医学条件让此时的宝宝几乎无存活可能,需要想尽办法为胎儿延长孕周。经过充分评估和沟通,产科主任刘铭对薇薇实施了第二次宫颈环扎术。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守护下,薇薇和宝宝坚持了一天又一天直至25日清晨,宝宝迫不及待要降生。
25周1天的超早产儿只有成人巴掌大小,各脏器发育不成熟,此时抢救需要产儿的无缝衔接,团队势必要经受巨大考验。面对产妇和家属信任且坚定的目光,产科和新生儿团队紧急再次沟通抢救措施,提前准备好抢救复苏的全套设施,势必全力以赴。在整个产房团队的守护下,小宝宝顺利出生。随后,新生儿科主任胡勇分秒必争,第一时间为宝宝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并适时下调吸入氧浓度及吸气峰压,以尽可能减少对超早产儿的过氧化损伤和气压伤,给予宝宝最好的“迎接礼遇”。
在产科医护密切守护、新生儿科紧急救助下,孩子情况转好,也被顺利转运到兄弟医院接受下一步救护。
“5月份后越来越多的孕妈妈们联系我们询问就诊情况”,上海市东方医院妇产中心徐文怡医生欣慰地介绍说,“而且这两周的‘建卡’数量也在回暖走高了,我们也都做好准备,全力守护更多准妈妈和小宝宝的到来”。
“我要去东方!”
高危科室恢复诊疗
闻讯而来的还有家住洋泾街道的傅老爷子。4月底,傅老爷子出现吞咽困难,每日仅能进食少量牛奶;但由于对感染的担忧和封控不便等多方面原因,虽然无法正常进食,但老爷子一直不愿前往医院急诊就医,经过月余的煎熬,当听说上海市东方医院内镜早已恢复诊疗后,老爷子立即联系了街道和居委会:“我要到东方医院去!”这周一上午,老爷子来到了东方医院消化内镜门诊就诊,接诊的严笑寒医生为老爷子确认了门诊内镜检查方案,并且完善了术前检查。
次日,空腹的傅老爷子再次来到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陈涛医生主操作为老爷子进行了内镜下的食管狭窄探条扩张术。手术很成功,麻药醒来,陈涛详细讲解了后续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之后,老爷子就回家吃上了家里热乎乎的饭菜,“而且东方医院技术真的很好,医生的态度也非常好!”傅老爷子说。
自4月26日起,上海市东方医院的消化内镜开始恢复普通门诊及内镜诊疗,全员“随时待命”着手内镜诊疗工作。近两周来,已完成内镜诊疗600余例。除了常规的普通胃肠镜、无痛胃肠镜外,还保障了急性大出血的抢救、急诊肠梗阻支架置入、ERCP、消化道狭窄扩张等急诊内镜。重启第一天,消化内镜中心完成了两台ERCP,其中包含一名在外地尝试手术未果,慕名赶往上海的患者,而在东方医院副院长、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徐美东和团队的合作下,仅半小时手术就顺利完成,为患者取出胆管内的全部结石,放置支架,解除梗阻。
全市复工正当时
体检中心排队长
为满足复工复产要求,上海市东方医院本部体检中心已于5月3日全面恢复体检服务,满足全市企业复工用人的需要,是上海最早开放也是目前唯一开放的公立三甲医院体检中心。
在微信公众号“上海市东方医院体检科陆家嘴院区”上,市民可进行分时段预约。考虑到疫情期间与体检者们的沟通问题,体检中心贴心地安排了线上客服,大家在线上预约登记时即可添加客服微信,与客服进行检前审核及信息确认,了解与提醒到检要求及体检注意事项等。“我在网上搜上海哪里可以体检,发现目前只有东方医院这一家。我加了客服的微信,客服回应很快,也很热情,我拿着小区发的通行证就自驾过来了,十分方便。”此前,一位即将线上入职阿里巴巴的员工前来体检时感叹。关于核酸结果时效、入院防护、检查项目、发票开具等信息,微信客服都积极耐心地向体检者们进行了解答。
截至今日,上海市东方医院体检中心共接待体检人数800余人次,包含未预约前来的体检者。华为、联通、阿里巴巴等大企业入职员工以及教师资格认证、高考体检等各类有体检需求的群体均快捷、顺利地完成了相关体检。今日,体检人数近200人,次日的体检号也被迅速约满,而为了迎接近期的大客流,体检中心将持续采用预约制,并且考虑到防疫风险,每天上午高峰时段限额150人,并留50个名额给临时未预约的体检者。“大家都忙个不停,但是为了全市复工复产,大家也都忙得高兴!”体检中心主任周洁如介绍说:“目前复工复产需求量激增,我们协调相关科室,特意增加了周日体检,增加客服人员流调前移,保证体检区井然有序少聚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