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如此高发,是因为过度治疗?专家说:不信谣不传谣……
甲状腺癌究竟有多高发?
甲状腺癌是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大多数早中期DTC患者经过以手术为主的局部治疗、碘-131治疗和TSH替代/抑制治疗等初步治疗后,疾病大多可以被治愈,患者预后良好。正因如此,甲状腺癌常有“懒癌”、“幸福癌”、“不死人的癌症”之称,甚至有将甲状腺癌从恶性肿瘤中删除的建议。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复发、转移、碘抵抗的进展性DTC、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腺未分化癌等难治情形并不少见,这些疾病处置困难,患者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实在是不容忽视。延长这些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医学的难点与重点。
过度检查导致的甲状腺癌高发吗?
平心而论,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当然与检查有关。
甲状腺癌发病上升涉及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过去颈部不作为彩超等常规体检的筛查项目,现在普及了,做的人多了,筛出的病例自然也就多了;另一方面,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彩超的精准性和敏感性远优于过去,超声科医师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甚至可以发现小到2mm的癌变,导致原来没发现的疾病如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癌)被发现。
当然了,4cm以上肉眼可见的病变发病率也上升。医学技术的发展只是甲状腺癌发现率升高的一部分原因。
如何鉴别过度诊断与治疗?
所谓的过度诊断或治疗是指把良性“甲状腺结节”被当作了癌,动用了多种不必要的检查手段,或者早期癌诊断成为晚期甚至接受了过度或不规范的治疗的情况。
事实上,任何癌症治疗都强调“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甲状腺癌也不例外。早期发现的甲状腺癌变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而晚期甲状腺癌治疗的并发症及手术难度和费用均较早期显著增加。
不过,如果对一些不需要治疗的良性病变(临床很常见的良性甲状腺结节)进行了没有必要的手术、消融或药物等治疗,就成为过度诊治了。这不仅仅会使没有必要进行治疗的人遭受不必要的伤害、终身服药等没必要的治疗还有经济上的负担。
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在医生指导下早期对其进行规范治疗,就不属于过度诊断,而是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治。
如何科学筛查甲状腺癌?
一般人没必要过度、常规进行甲状腺癌筛查。需要筛查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这几类:
1. 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接触史
2. 颈部有无痛性肿块并进行性变大,甚至伴声音嘶哑或呼吸不畅
3. 有以下疾病的既往史或家族史: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等
其实,高风险人群病情稳定的话一般每年做一次颈部彩超即可,彩超具有廉价、无辐射、敏感度高等诸多优点是检查甲状腺的首选手段。
体检发现甲状腺癌必须立即手术吗?
彩超只能初步筛查判定疾病的良恶性,只有通过病理检查(细胞学穿刺或组织病理)才能确诊是否患病。对于确诊的甲状腺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也有两种例外情况:
1.小于5mm的微小癌,且位于腺体内,同时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危险因素,此类患者如果不愿意手术也可以考虑密切动态观察(需要注意的是:不手术不等于不随访及密切观察)。
2.对于不能耐受麻醉、心肺功能有异常、高龄及患有其他癌症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有治疗禁忌证等情况,也可以暂时不做治疗,因为甲状腺癌绝大部分生长比较缓慢,短期不会导致肿瘤进展或并发症发生。
如果检查出来是体积较小的良性结节没有对外观或临近组织造成影响或没有危险因素的可疑恶结节,可以动态观察,暂时不需要处理。
(以上文中图片均已获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