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英雄凯旋,欢迎回家!浙大二院援沪医疗“战士”,你们辛苦了!

2022-06-01 10:41   浙大二院

浙大二院援沪医疗队平安凯旋 

英雄凯旋

欢迎回家

今天

浙大二院援沪医疗队

核酸采样、核酸检测

方舱、血透

共585人

平安凯旋

此外

仍有14名浙大二院“战士”

奋战在援沪重症一线岗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浙二人

用实际行动

践行“患者与服务对象至上”

的核心价值观

全院一盘棋

上下一条心

拧成一股绳

书写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

时代答卷


▲上午,省委书记袁家军,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在杭州看望了浙江省援沪医疗队代表 ,浙大二院援沪医疗队代表受到接见 ,图为省委书记袁家军与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亲切握手。(浙江日报记者 胡元勇 摄)



自3月28日,浙大二院援沪采样医疗一队出征,到5月31日援沪方舱医疗队及血透支援队员的凯旋,无数“浙二力量”汇集上海,他们放下小家舍自我,顾全大家施大爱,用自己的专业与敬业,默默守“沪”城市的每个角落。

今天,他们终于全部凯旋!在2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家人的牵挂、朋友的关心、同事的叮嘱......共同汇聚成今天的一句话:


“欢迎回家,你们辛苦了!”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5月31日,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院长王伟林偕班子成员,为凯旋的队员们献上了鲜花,并进行了简单而温馨的凯旋仪式,仪式由常务副院长黄建主持。


▲王建安书记


“两个月前,我们在解放路院区一次又一次地送你们出征,今天在滨江院区,欢迎你们回家。你们无愧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凯旋仪式上,王建安书记动情地看着每一位归来的援沪医疗队员,表达了对大家最诚挚的欢迎与感谢。

“此次援沪出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大家高质量地完成了医疗支援任务,在抗疫一线针对全人群、全时空、全链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浙二精神’,向党和人民交上了满意答卷。不仅圆满实现了‘患者零死亡、疫情零外溢、全程零投诉’的目标,同时也为上海抗疫工作提供了‘浙二模式’,作出了‘浙二贡献’,贡献了‘浙二力量’,生动彰显了浙江人民勇于担当的时代风采、浙大子弟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浙二儿女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


▲王伟林院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你们奔赴前线的日子里,医院一直牵挂着你们,全院员工一直惦念着你们,翘首以盼胜利的消息。今天,你们终于一个不少地平安归来,我们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向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同时,也向在后方默默支持你们的家人,致以最诚挚的慰问。”王伟林院长说道。


方舱

医疗队

作为第一梯队正式进舱

累计收治感染者2457人


 

图|援沪方舱医疗队三队


4月3日,浙大二院援沪方舱医疗队在浙大二院副院长张茂的带领下,奔赴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临港方舱医院,与浙大四院和湖州队员共同组成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三队,并于4月6日晚作为第一梯队正式进舱。


由浙大二院牵头,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三队共168人,先后转战3个分舱,日均160公里、180分钟的通勤路,50个日夜,凝心聚力、风雨兼程、奋力抗疫。


为了保障方舱内感染者、队员“双安全”,医疗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健全组织架构,完善运行机制。医疗队进行了精准分层患者管理,即不同年龄段患者管理、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管理,同时不断精细有序病区管理,合理规划方舱区域,保证舱内物品定点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抢救设备处于随时待命状态。


▲帮助年老感染者

▲对感染者进行快速抢救

▲对方舱感染者进行查房


除了精细管理及服务,筑牢医疗队院感防线至关重要。医疗队里既有省级医院,又有市级和县级医院,为立即统一思想、快速磨合,以浙大二院感染科专家为首的院感组迅速制定《医疗队员个人及酒店驻地管理指引》《舱内感控督导班工作职责》《感控每日问题清单》等,理顺各种感控流程,并通过视频短篇、简要口诀等方式牢固筑起院感屏障。


▲交班现场

▲手绘防疫科普墙


在工作之余,浙大二院援沪方舱医疗队还承担着严“钉”队员保障、保“护”队员健康、“理”清生活工作头绪的责任。从住宿协调到队员健康状况排查,从物资发放协助到医疗物资调配......在 “战地”一线,每一位队员都是彼此的“家人”,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三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各方的高度好评。


 
 

▲来自患者的感谢


“志同则心同,心同则力同”,截至5月21日正式休舱,累计收治感染者2457人,出院2241人,转舱209人,转院7人,其中年龄最大93岁、最小3个月,成为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中,收治感染者最多,出院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



 

图|援沪血透医疗队二组


除了方舱医疗队,此次一起平安凯旋的还有两位加入浙江援沪血透医疗队的护士曹曼曼和林剑靖。4月2日,她们赶赴上海支援当地血液透析工作,缓解当地血透压力。


作为血透医疗队二组的组长,曹曼曼带领来自杭州、金华、衢州、台州、舟山等省市级6家医院的血透护士支援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血透中心工作。


 
 

▲为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


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医院,面对陌生的环境、多样的CRRT机型、不同于平常的流程......大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加上路上时间基本需要10小时不吃不喝,队员每人每天搬液体重量达300-400斤,极其考验体力和耐力。


▲曹曼曼和林剑靖


“不少队员每天贴着止痛膏药上班,但来自患者们'谢谢侬'的感谢,让我们倍感温暖,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感动和骄傲。”林剑靖说道。截至5月21日收队,血透医疗队二组共独立完成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共计3527例次。



采样

医疗队

3支队伍“百团大战”

完成采样量近220万人次


 
 
 

图|援沪核酸采样医疗一、二、三队


3月28日、3月31日、4月22日,浙大二院援沪核酸采样医疗一队、二队、三队分别在副院长王良静、院长助理张秀来、副院长丁克峰的带领下火速集结,500余名“浙二力量”先后奔赴上海,投入“战疫”!


动态清零的任务紧急而艰巨,三支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与时间做着赛跑,全力跑在病毒前,希望切断传播途径。凌晨伴着星光出发,每天花几个小时的车程从湖州驻地到达上海各指定点位,借着晨光开启繁忙的工作,这是队员们的作息常态。


▲清晨,“大白”们正向目的地前进


采样现场,穿着纸尿裤,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拉,有的队员出现了身体不适,一天工作下来,采样的胳膊往往会隐隐地酸胀。他们经历过30多度的高温,碰到过突如而来的骤雨,但无论碰到什么困难,他们都默默坚守,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采样任务。


村居、企业、商铺、工地、学校……

他们风雨无阻!

黄浦区、杨浦区、浦东新区、普陀区......

他们毅然前行!


▲队员在“敞篷车”上为上海民众做核酸

▲采样队员耐心引导老人

▲核酸采样间隙进行消毒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驻地后,采样队还要提前和第二天的采样社区进行沟通交接,做好各项准备。每一次任务的下达,前期工作都是在深夜开展,凌晨不断响起的手机铃声、各种群里消息的弹窗,让好好睡几个小时都变得十分困难。此外与志愿者的合作、与居民的配合等,多方的协调往往不分白天和黑夜。


▲核酸采样点位上,情况不间断更新

▲小朋友在采样结束后说“谢谢”

▲队员与社区志愿者合影留念


因地方差异、病毒变异等因素,每次出征支援都会面对各色各样的新问题。为此,浙大二院援沪核酸采样医疗一队在援沪奋战中,总结出一套抗疫工作指南,以帮助队友更快、更好地投入核酸采样工作。一本小小的手册,是“浙二力量”的凝练,也是专业与爱的传承。


▲指南内容包括物资准备、驻地要求、车上注意事项等


面对复杂形势和重大考验,浙大二院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充分发挥之前抗疫的“经验优势”,做好工作方案、工作流程,全面评估,科学决策,动态调整,共完成采样量近220万人次,高质量地完成医疗支援任务!



检测

医疗队

派出技术骨干力量

黑白颠倒的25个日夜


 

图|援沪核酸检测队


3月29日,一辆大巴车从解放路院区驶出,车上坐着的是25名浙大二院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成员,在检验科钟毓红副主任技师带队下,他们紧急前往湖州核酸检测基地支援上海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


浙大二院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由浙大二院检验科、肿瘤研究所、临床研究中心技术人员组成,均为浙大二院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骨干力量。


 
 

▲投入紧张的检测工作中


当天傍晚5点,医疗队抵达基地,队员们未作休息,迅速进入战斗状态,熟悉工作环境,优化实验室分区、调试仪器设备、整理物资耗材、张贴标识标签、仪器试剂性能验证,培训院感防控等等。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后,立即马不停蹄地开展检测。从傍晚持续到凌晨,当天共完成上海送检样本1万管。


上海标本送达基地通常是晚上,工作班次与时长根据上级部门安排随时调整,有几个班次需要12小时在实验室。但队员们鼓足干劲,通宵达旦,各岗位分工明确,大家各司其职。


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对防疫工作至关重要,虽然样本多且复杂,但浙大二院核酸检测队秉持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态度,不断优化改进操作流程、交接流程等,在保证检测准确性的同时,大大提升检测效率,使得该基地最大日工作量达到10.8万管。


工作之外,队员们还积极配合驻地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通安全、基地往返驻地消毒规范、房间管理、健康管理等,医院和驻地两点一线。



在援助上海新冠检测的25个日夜,全体队员服从指挥、目标一致、高效协作,基地检测的上海标本83万管,为上海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仍在战斗


除了已经凯旋的援沪队员,浙大二院还派出了一批重症支援队14人援沪,目前他们仍然奋战在抗疫一线。


给力

大后方

你的义无反顾

我的鼎力相撑


此次援沪人员多、任务重、时间长,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大后方”的给力支持。人员调度、物资准备、后勤保障、驰援员工及家属关怀......浙大二院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十大功能组,再次发挥出高效联动的作用,党政办、医务、护理、宣传中心、院感、后勤、工会、临工部、IT等职能部门为一线人员提供最强保障!


 

▲充足的医疗物资,保障前线工作

 

▲加班加点打包用品

 

▲每一份行李,都装满了牵挂

 
 

▲广济美食节,把美食节“开”到了上海

 
 

▲为生日的队员,送去“广济片儿川”生日面

 

▲生日鲜花和蛋糕


“虽然离杭已近一个月,但置身浙二大家庭,'家人'们的关怀让我们感觉倍感温暖,24小时随时有问题,随时都能联系上,从一餐一饮,到各类生活、医疗物资,还有节日的小惊喜,大后方的牵挂和支持,是我们继续奋斗的动力!”一位“大白”动情地说道。


▲凯旋之日,正近端午佳节,医院后勤特别为凯旋队员准备了自包的粽子



济人寿世,家国情怀

白衣执甲,名院担当


“结束工作踏上回程的大巴,已是华灯初上,黄浦江两岸的灯光依然缤纷夺目,一扫忙碌工作的疲惫,回想这段时间接触的各行各业,或老或少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力量,感谢每一位平凡人的付出。很荣幸自己作为医务人员能坚守在抗疫一线,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也希望这座城市能尽快恢复往日的活力。”

——一位“大白”的抗疫日记


他们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

艰难困苦,携手同行

用敬业与专业

践行“浙二精神”

和2500万市民一起

守护上海

保护生命



宣传中心出品

审核 | 陈国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工作,队员,医疗队,浙大,采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