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新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为乳腺癌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022-06-14 17:52   检验视界

Toda等人探究了TNBC肿瘤组织的miRNA表达谱,发现了104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表达显著下调的miR-204-5p发挥肿瘤抑制作用,调控多个乳腺癌相关的原癌基因。

乳腺癌 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女性癌症的30%,死亡发病比 (mortality-to-incidence ratio,MIR) 为15%。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报道,2015年中国乳腺癌新发病例为30.4万,发病率位居女性癌症的首位,死亡病例为7.0万,死亡率位居女性癌症的第五位。

乳腺癌易感性与遗传因素相关,大约10%~15%的乳腺癌是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其中参与DNA损伤修复的基因突变会影响基因组的稳定性,导致乳腺癌的发生。随着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多项研究还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转录水平的分析,以探究乳腺癌的异质性和复杂性,从而筛选新的分子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乳腺癌是一类异质性疾病,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表达情况,主要分为四个亚型:

Luminal A型 (ER+,PR≥20%,HER2-)  Luminal B型 (ER+,PR<20%,和/或HER2+)  HER2过表达型 (ER-,PR-,HER2+)  TNBC (ER-,PR-,HER2-)

TNBC约占15%~20%的乳腺癌病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表现为发病年龄早、肿瘤体积大、易复发和转移。与其他三种乳腺癌亚型相比,TNBC患者的早期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分子靶点,TNBC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临床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一旦发生转移和扩散,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不足30%,亟需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

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可实现对mRNAs和非编码RNAs (包括lncRNAs和microRNAs) 的全面分析,以筛选肿瘤相关的新靶点。lncRNAs参与基因调控,在癌症的发展和预后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定的lncRNAs表达谱与不同亚型的乳腺癌相关,DSCAM-AS1在ER阳性的乳腺癌中特定存在,并增强肿瘤的侵袭性和耐药性,AFAP1-AS1在HER2过表达型和TNBC中表达失调。UCA1,GAS5和XIST被证实是乳腺癌相关的肿瘤抑制因子,而HOTAIR,TINCR和DSCAM-AS1则被称为致癌的lncRNAs。目前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已经能够描述乳腺癌的miRNA表达特征,从而揭示许多miRNA的异常表达。

Toda等人探究了TNBC肿瘤组织的miRNA表达谱,发现了104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表达显著下调的miR-204-5p发挥肿瘤抑制作用,调控多个乳腺癌相关的原癌基因。

Yuan等人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Luminal B型乳腺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了分析,以鉴定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并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结果显示:MALAT1-S100A7,MIAT-CCL5和WT1-AS-WT1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Luminal B型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Tian等人对公共数据库里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生信分析,发现和验证了4个关键基因(FAM171A1,NDFIP1,SKP1和REEP5),这些基因可能作为乳腺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标志物。

Chen等人应用公共数据库比较TNBC与其他亚型乳腺癌的转录水平差异,结果显示:转录激活状态是TNBC与其他亚型乳腺癌的重要区别;HORMAD1是与TNBC预后不良相关的关键差异基因;表观遗传学治疗和针对HORMAD1的靶向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TNBC患者的预后。

因此,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和公共数据平台,能够深入探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为乳腺癌的筛查、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的线索。目前TNBC患者的预后较差,治疗选择有限,亟需寻找更特异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到的分子标志物,需要进一步评估其作为乳腺癌患者治疗靶点的可行性,从而真正实现其临床应用价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乳腺癌,TNBC,表达,治疗,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