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矿总医院劳模风采展】急诊科副主任贺兴华:为生命坚守
劳模故事
他们在医院踔厉奋发的征程上,用工匠精神铸就医者仁心。他们忘我工作,爱岗敬业,是各条战线的佼佼者,释放着无限的正能量。让我们以劳模为榜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在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医院发展的新征程中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贺兴华,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他在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怀着对医疗工作的满腔热情,不断开拓进取,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用心照顾好每一位患者,把温暖播种入患者心田。
“跑科室遛圈的准爸爸”
2021年6月,贺兴华的爱人到了预产期,见红了需要到医院待产,而此时贺兴华正在值班,当他爱人打电话给他的时候,他只能带着歉意对爱人说,我在值班,不能离开岗位,只能辛苦你自己打车来医院了。当贺兴华的爱人自己带着备产用品到达医院时,贺兴华的电话却打不通了。原来,此时贺兴华正在全力抢救一名大咯血患者,而且一忙就到了早上8点多。
直到患者抢救成功,处置妥善交班后,他才想起回复爱人电话。回电后才知道,爱人即将剖腹产。贺兴华急忙赶到手术室签字。
当爱人进入手术室,他回到自己科室拿东西,路上遇到一场多发伤抢救,他二话不说,披上白大褂就参与战斗。直到临近中午,患者病情终于稳定,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这才跑到手术室。这时孩子已经出生,回到了病房。
他怀着激动、喜悦、愧疚的心情赶到产科病房,歉疚地拉着爱人的手。他爱人笑着说:“别人当爸,是在产房门口遛圈,你当爸,是跑到科室遛圈,还好,救到了人,也是给咱孩子积福了!”
每当有患者危在旦夕时,贺兴华总是冲锋在前,不分昼夜地守在科室,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无论是不是自己值班。对于他来说,不能正常下班,或者半夜起来抢救病人是常有之事。有时同事有急事,不管是请他代班还是接收急诊病人,他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
他说,作为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必须要对患者负责,对生命负责。
患者心里的“熟人医生 ”
多年来,只要经贺兴华治疗过的患者几乎都成了他的“老熟人”、“老朋友”,每天找他看病、咨询的患者络绎不绝,他不仅耐心细致地为患者“开方”,更从心理上为患者和家属“解惑”。
有一位老人,经贺兴华治疗后,只要家里人有需要,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贺兴华,老人表示,贺医生既有仁术,更有仁心,有时候贺医师在家休息,但只要我们打了电话咨询他,他都愿意马上赶到医院,为我们看诊。而且他不仅看病,对我们老人家也特别关心,特别的真诚。
医学生眼里的“好老师”
贺兴华有着出色的业务能力,能用较强的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做出迅速、准确的诊断和处理,成功组织开展急、危、重、疑难病人的抢救及救治工作。同时,他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新技术,做好传、帮、带。
近年来,他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6篇,承担省级科研课题《气道压力释放通气联合俯卧位在中重度ARDS临床应用》,市级科研课题《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在ICU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参与完成市级课题《序贯性综合疗法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并获得萍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悉心教导获得学生高度的评价,2018年—2021年,他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贺兴华用仁爱之心在自己的岗位上谱写着平凡而灿烂的人生诗篇,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他怀揣着当好一名医生的朴素愿望,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在医疗领域不断砥砺前行,全心全意做守护健康的忠诚卫士。
劳模简介
贺兴华
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副主任
急危重症专家,发表科硏论文6篇,承担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市级课题1项并获得萍乡市科技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擅长:脓毒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重症、神经重症、重症肺炎、严重创伤、各类休克、中毒抢救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各类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治疗。尤其擅长经皮气管切开术、中心静脉置管、床旁血液净化、血浆置换、呼吸机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超声等技术应用于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