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联合介入室顺利开展全市首例OCT(心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
2022年5月25日,景德镇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联合介入室顺利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了OCT(心血管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该技术的开展为我市首例。
OCT指导下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使用0CT导管进入心脏的冠状动脉,通过导管内的光纤传输近红外光,光纤旋转产生横截面图像,光纤导管回撤生成一系列图像,从而精准判读心血管的病变,达到精准治疗。OCT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影像学诊疗技术,分辨率可达10um,俗称光学活检,图像媲美组织切片。
该患者胸闷不适1月余,在介入室DSA机器下显示冠心病-三支病变(右冠50-70%、前降支50-80%狭窄、回旋支80-90%狭窄)。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华永平主任、曾满生副主任介入团队研究决定,先为患者解决回旋支病变狭窄问题,在介入护士配合下,给患者手术的开展保驾护航,手术医生随后在回旋支病变处行药物球囊扩张成型术,使病变血管恢复通畅。
前降支狭窄处将使用目前先进的OCT技术来帮助精准判断冠脉病变,为患者进行精准的冠脉介入治疗。心内科主任华永平,副主任曾满生与患者家属沟通征得同意后,决定对患者进行OCT检测技术。
介入技师严格配合医生细致调节OCT技术参数,做好图像采集、后处理、透视图像的处理等工作,在手术过程中为医生提供优质的操作界面。
OCT检查提示:斑块性质主要以纤维斑块为主伴有脂质斑块。最小管腔面积1.31mm*2,最狭窄处管腔平均直径1.28mm;近端参考管腔面积4.31mm*2,近端参考管腔平均直径2.33mm,EEL4.05mm,狭窄率69.61%,需行PCI治疗。手术医生根据OCT指导植入2.5*38mm支架,支架植入后管腔面积达到4.45 mm*2,平均直径2.38mm,植入后造影下病变管腔血流恢复。术中顺利无不适,安返病房。
介入室成立以来,为确保介入室规范化管理,介入团队倾注了大量心血,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介入室质量安全与管理制 度构架、方案、介入手术收治规范;加强介入围手术期的安全管理;严格遵守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减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使介入室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竞速,力挽狂澜,配合默契,得到了手术医生及患者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OCT在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性质和狭窄程度,决定冠心病的治疗策略,指导支架精准植入,优化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优化支架内再狭窄治疗,优化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等均有很大价值。
OCT技术生成的清晰图像就像在心血管里开启的一扇窗。在治疗过程中看到高清晰度的血管图像至关重要,有助于医生为每个病人确定最佳的心脏介入治疗方案。该技术的顺利开展,为医院心血管科的诊疗水平进一步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