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鼻咽和口咽导管介导IHFJV下肺癌患者PLVB诊疗中血气及快速反应基因对比研究

2022-06-21 16:41   古麻今醉

在适当FiO2的支持下,无论是采用鼻咽导管还是口咽导管介导IHFJV用于肺癌患者PLVB诊疗,与T1时比较,T2时PaO2均升高、A‑aDO2均降低,提示诊疗过程中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氧供。

田海涛1 张亚东2 许崇晓3 辛楠2 宋成伟1 尤培军1

1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济宁 272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部,济南 250117;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虫媒室,北京 102200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2,43(04):359-363.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11119⁃00519

 基金项目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SF118216);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WS524)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这两种通气方式下患者血气指标、快速反应样基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深度阐述PLVB诊疗时对机体可能造成的影响,进一步为PLVB时的呼吸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LVB诊治的肺癌患者180例,性别不限,年龄50~65岁,BMI 18~29 kg/m2,ASA分级Ⅰ、Ⅱ级;影像学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需PLVB检查和治疗,双鼻腔通畅。排除标准:肺部急性重症炎症、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出血倾向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咽导管介导IHFJV组(对照组)和口咽导管介导IHFJV组(试验组),每组90例。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监测ECG、心率、血压、SpO2和BIS值,开放外周静脉通路,采用鼻导管吸氧4 L/min,做各项术前准备,静脉推注芬太尼1 μg/kg后行动脉穿刺置管。经鼻腔及口腔喷洒黏膜收缩剂及局部麻醉药后行面罩加压给氧,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5.0 mg/L,BIS值降至约50且下颌支后缘处深按压无体动反应后置入鼻咽导管或口咽导管。

1.3 分组处理

对照组:将鼻咽通气导管放置于一侧鼻咽腔,出气端口侧对声门处,需要时可在VB可视下调整,完善后用胶布固定于鼻根两侧。设置呼吸参数为吸呼时间比<0.3,喷射频率100 次/min,喷射峰压3 mmHg,潮气量150~180 ml/次,FiO2 50%,经鼻咽导管向咽腔内喷射气体,每间歇2 min给予2次(频率20 次/min、喷射峰压3 mmHg、潮气量290~310 ml/次)喷射通气,VB经对侧鼻腔置入。

试验组:将口咽通气导管经口放置于咽腔一侧,在VB可视条件下将导管开口调整至正对声门处,然后用胶布固定于唇旁,喷射呼吸机参数和VB置入方式同对照组。

对参与研究的麻醉和内镜医师进行规范培训和筛选,按随机和均衡原则进行某台手术的操作,以排除医师作为混杂因素可能对试验造成的影响。研究采用双盲法,即患者和数据处理人员事先均不知所在分组,只有课题负责人知道。为防止意外,设置了严格的揭盲条件。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术前20 min(T1)、手术开始5 min(T2)和术后5 min(T3)采集患者动脉血样本,行血气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患者血液中与缺氧应激有关的快速反应样基因的相对含量。

血气分析:采用血气分析仪记录氢离子浓度指数(pH)、总二氧化碳TCO2)、PaO2、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碳酸氢根(HCO3−)和碱剩余(BE)等指标。

快速反应样基因的检测:RT‑qPCR法检测血液中HIF‑1α mRNA、hs‑CRP mRNA的相对含量。具体步骤如下:① 取0.5 ml血液样本,12 000 转/min、离心5 min(离心半径100 mm),提取血清,根据TRIzol试剂使用指南提取总RNA。② 按照M‑MuLV第一链cDNA合成试剂盒说明书对所得到的总RNA进行逆转录,获得cDNA。反应条件为42 ℃逆转录30 min后,70 ℃加热10 min使逆转录酶失活,4 ℃保存备用。③ 采用2xSG Fast qPCR Master Mix试剂盒对其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以β‑actin为内参基因。反应总体积为20 μl,包含上述RNA模板5 μl,2xSG Fast qPCR Master 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各0.4 μl,用RNase Free H2O补足至20 μl。反应条件为:95 ℃ 3 min后,95 ℃ 1~3 s,60 ℃ 20~30 s 40个循环,并于60 ℃ FAM通道采集荧光信号。反应均在LightCycler 480 PCR仪上完成。其中,检测hs‑CRP mRNA的上游引物序列为TCGTATGCCACCAAGAGACAAGAC,下游引物序列为GGAGCTACTGTGACTTCAGGAACC,扩增序列长度为122 bp;检测HIF‑1α mRNA的上游引物序列为ACGTTCCTTCGATCAGTTGTCACC,下游引物序列为ACGTTCCTTCGATCAGTTGTCACC,扩增序列长度为136 bp;检测β‑actin mRNA的上游引物序列为GGCACCCAGCACAATGAAG,下游引物序列为CCGATCCACACGGAGTACTTG,扩增序列长度为66 b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麻醉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ASA分级、年龄、性别比、BMI、BIS值、麻醉时间及检查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3时PaO2升高、A‑aDO2降低(t=−2.75,P=0.007;t=6.12,P<0.001);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T2时PaO2升高、A‑aDO2降低(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61261653953557743  

2.3 两组患者hs‑CRP mRNA及HIF‑1α mRNA相对含量比较

两组患者T1、T2及T3时hs‑CRP mRNA、HIF‑1α mRNA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T2、T3时血液中hs‑CRP mRNA、HIF‑1α mRNA相对含量降低(P<0.05)。与T2时比较:对照组T3时hs‑CRP mRNA、HIF‑1α mRNA相对含量略有回升,试验组T3时hs‑CRP mRNA则有轻微降低,HIF‑1α mRNA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98821653953558025   

3 讨 论

本研究中,在适当FiO2的支持下,无论是采用鼻咽导管还是口咽导管介导IHFJV用于肺癌患者PLVB诊疗,与T1时比较,T2时PaO2均升高、A‑aDO2均降低,提示诊疗过程中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氧供。本研究还发现,试验组T3时PaO2高于对照组、A‑aDO2低于对照组,证明了口咽导管介导IHFJV可为肺癌患者PLVB诊疗提供更佳的通气效果及氧供。

hs‑CRP和HIF‑1α的基因表达受内外环境信号刺激的影响。hs‑CRP是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健康人血液中浓度很低,机体在受到炎症、创伤、缺氧等相应刺激后浓度显著升高。在许多病例中,hs‑CRP应激基因升高比复杂的病理学临床诊断早24 h以上,hs‑CRP基因的RT‑qPCR技术可检验出低水平(0.1~10.0 mg/L)的hs‑CRP基因浓度,是最有价值的临床应激监测指标之一,且炎症反应与缺氧密切相关,缺氧越严重,炎症反应越重。HIF‑1α广泛存在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常氧下也有表达,但合成的蛋白很快就被降解,在缺氧状态下,HIF‑1α降解被抑制,有活性的HIF‑1α含量增加,调节多种基因的转录,因而HIF‑1α对机体缺氧的反应极为敏感。对hs‑CRP和HIF‑1α基因的检测可以早期监测机体缺氧及应激反应情况,从而评价PLVB通气方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在PLVB治疗期间应用IHFJV模式供氧时,与T1时比较,两组患者T2、T3时hs‑CRP mRNA和HIF‑1α mRNA水平均有所下降,由此我们认为,肺癌患者在诊疗期间未遭受明显的缺氧应激损伤,进一步证明了IHFJV可为PLVB诊疗提供良好的氧供。试验组T3时hs‑CRP mRNA和HIF‑1α mRNA相对含量仍保持在较低水平,而对照组T3时略有回升,提示相比于鼻咽导管,口咽导管介导IHFJV可在术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氧合水平,即口咽导管介导IHFJV具有更好的改善机体通气功能的作用。

本研究在试验过程中仍存在些许不足。由于敏感性较高,基因的提取、逆转录和检测过程易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导致基因扩增特异度下降。在未来分子生物学层面的研究中,寻找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不易受干扰的检测指标及试验方法尤为重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基因,诊疗,鼻咽,导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