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术前麻醉评估中心在胸科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2022-05-31 10:48   古麻今醉

建立符合胸科手术特点的术前麻醉评估中心在胸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围手术期麻醉安全与质量。

吴玉兰孙灵 吴镜湘 朱宏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0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2,43(04):345-348.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11116⁃00516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01840319)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文旨在探讨建立符合胸科手术特点的术前麻醉评估中心在胸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围手术期麻醉安全与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2月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拟行胸科全麻手术的患者1 600例,ASA分级Ⅰ~Ⅲ级,手术类型包括肺叶切除术、纵隔手术、食管手术。排除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术前1 d根据手术排班信息表,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00例):术前麻醉评估中心组(观察组)和常规访视组(对照组)。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手术前1 d,根据手术排班信息表,由麻醉医师去病房进行术前访视,告知患者麻醉方案、麻醉面临的风险,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1.2.2 观察组

手术前1 d,由病房护士通知患者至术前麻醉评估中心。

(1)术前麻醉评估中心设置情况:人员设置为1名资深麻醉科护士(从事麻醉科临床护理工作5 年以上,中级职称),参与临床麻醉科护理、熟悉本院麻醉科工作流程;1名麻醉医师为高年资麻醉主治医师(担任麻醉科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诊间设置为内外两个诊区:外诊室主要由麻醉科护士负责,主要设置有体重、身高测量仪,基本生命体征监护设备(包括无创血压、SpO2、ECG);内诊室由麻醉医师坐诊,配有麻醉签字系统和病历查询系统等。

(2)按照制定的麻醉评估流程,患者通过系统取号,由麻醉科护士叫号后依次进入外诊室,每次5例患者进入。① 麻醉科护士在患者的等待过程中发放麻醉手册,宣教、辅导患者了解麻醉相关科普知识,包括麻醉方法、麻醉流程、麻醉苏醒过程、麻醉相关问题及疼痛治疗方法。② 麻醉科护士引导等候期间的患者通过观看教育短视频、墙面图片、文字宣传材料,了解相关疾病和麻醉知识,对患者提出的麻醉相关疑虑进行解答和沟通。③ 麻醉科护士指导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胸科麻谭”,微信公众号由麻醉科专业人员维护,并推送相关麻醉手术科普文章、视频,其功能包括麻醉科普和疑问解答。关注公众号后即可收到微信平台推送的麻醉科普文章,其内容涉及麻醉术前访视、进入手术室的配合、术中生命体征监护、术后苏醒及需要配合医师的相关内容。④ 麻醉科护士询问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重、意识状态、手术史、麻醉史、药物过敏情况、饮酒史、吸烟史,通过结构化表格进行问诊初筛,包括合并疾病情况(是否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用药情况、疾病控制情况,制定和完善麻醉评估表。

(3)内诊室由麻醉医师坐诊,通过麻醉科护士收集、完善的麻醉评估表,对存在的重点问题(包括并存症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沟通,完成患者麻醉风险评估及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存在术前准备不充分或需要其他科室会诊后再次评估的患者,由麻醉医师告知患者和外科医师后,建议取消第2日手术安排,并由麻醉科护士做好记录。每位患者评估完成后由麻醉科护士记录麻醉医师工作时间。

(4)评估结束后,麻醉科护士发放和收集术前麻醉评估满意度调查表,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术前焦虑状态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情况。

(5)麻醉评估门诊工作结束后,麻醉科护士汇总当日评估结果,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予以标记记录,并电话通知负责次日该患者麻醉的主麻医师。

1.3 评价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当日取消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心理焦虑缓解率、对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及麻醉医师平均评估时间(完成每个患者评估需要的平均时间)。 

2 结 果27411653953553455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当日手术取消率及取消原因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当日手术取消率降低(χ2=4.13,P=0.042)。观察组中,术前检查未完善、患者月经来潮、患者/家属改变手术意愿等因素占当日手术取消率的88.2%;术前高血压控制不佳,停药时间不足(高血压患者利血平未停满1周、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未停满1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双抗治疗未到规定时间),空腹血糖>10 mmol/L,戒烟不足2周,脑梗死后1个月内等因素占日手术取消率的11.8%。见表1。

24691653953553624  

2.3 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缓解率、对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及麻醉医师平均评估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缓解率升高(χ2=249.66,P<0.001),对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升高(χ2=310.98,P<0.001),麻醉医师平均评估时间缩短(t=53.00,P<0.001)。见表2。

30721653953553824     

3 讨 论

27411653953553455      

由麻醉科护士参与的术前麻醉评估中心于固定时间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麻醉风险告知,并通过预检提前发现患者的合并疾病,通过麻醉科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医护人员自制的视频和海报减轻患者预期焦虑。麻醉医师根据麻醉科护士收集的麻醉评估表提前对现存重点问题(合并症)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沟通,与传统模式相比可提前制定合适的诊疗计划,因此,麻醉科护士参与的术前麻醉评估中心更有利于协助麻醉医师制定个性化麻醉管理方案,可降低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麻醉、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麻醉前再评估可发现患者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前解释、干预,减少因临时取消手术引起的医患矛盾和纠纷,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当日手术取消率明显减少。

本研究发现,胸科手术麻醉前病情评估除了对患者既往史、体检情况、各项术前检查结果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外,还应对合并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重点询问,对合并用药是否合理、停药时间是否足够加以查验。特别是术前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患者利血平未停满1周,脑梗死后1个月内,戒烟不足2周,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未停满1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双抗治疗未到规定时间等情况,应及时发现并给予纠正。对患者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进行告知(如拟实施胸腔镜还是开放手术、是否需行术前CT定位穿刺、采用全麻还是全麻复合区域神经阻滞等),结合麻醉评估情况告知风险,制定综合评估结果和建议,以便使术前麻醉评估质量均质化,同时次日实施麻醉诊疗时要与主麻医师的判断一致化,不仅要与患方沟通,同时应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沟通顺畅。如果发现患者术前检查未完善,无法进行评估,还需协助联系会诊。通过优化术前麻醉结构化评估表,麻醉医师更全面地了解手术患者的病情,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围手术期并存症的治疗中,提高患者围手术期麻醉安全。

多项研究表明,护士作为患者与医师沟通的重要桥梁参与麻醉前评估使患者麻醉更安全。没有麻醉科护士参与麻醉评估工作,麻醉医师担任着“亦医亦技亦护”的角色,能否给予患者充分的交流与宣教值得思考,能否保障麻醉前评估质量值得商榷,所以麻醉科护士参与的术前麻醉评估门诊,一方面可降低麻醉医师的工作负担,使其专注于危重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方案;另一方面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充分交流,提高麻醉前评估质量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中,通过麻醉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术前宣教、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提高了患者对手术麻醉的了解及术前评估和知情同意告知的效率,便于在评估中心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更好地促进医患沟通。由麻醉科护士主导的麻醉前评估相较于医师可给予患者充分的麻醉前宣教,明显缓解患者麻醉前焦虑,提高患者满意度。但这些指标存在一定主观性,我们仅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分析,未来将采用状态焦虑问卷等进一步评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麻醉,手术,评估,麻醉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