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ASCO大会我国共有超过50家药企上榜,双抗、ADC、细胞疗法、小分子抑制剂均有重要推进,我国本土创新临床研究逐渐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2022年6月3日到7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2年会将在美国芝加哥以线上线下形式举办。根据摘要显示,中国药企入选了上百个临床试验,涉及靶点种类除了上榜数量最多的老靶点“PD-1/L1、HER2、VEGFR、EGFR、BTK”外,一些新靶点也映入眼帘。
(摘要链接:https://meetings.asco.org/meetings/2022-asco-annual-meeting/288/program-guide/scheduled-sessions)
01
免疫检查点:BTLA
B和T淋巴细胞衰减子(BTLA)作为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与其他免疫检查点分子如PD-1和CTLA-4具有类似的结构和相近的细胞内的信号传导机制;其不仅在T细胞表面表达,同时也在B细胞、NK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表达,通过与其配体结合传递抑制信号,在机体的免疫调控中发挥负调控作用。
BTLA(CD272)是位于细胞表面的I型糖基化跨膜蛋白,已知的唯一配体是疱疹病毒侵入介质(HVEM),也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4(TNFRSF14),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的一员。另外,HVEM还存在另外一个配体LIGHT(TNFRSF14),HVEM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LIGHT相互作用,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分泌。研究发现,HVEM可与不同配体结合能够产生相反的作用,但是占主导地位的是BTLA/HVEM通路还是HVEM/LIGHT通路尚无统一定论,目前BTLA/HVEM通路的反应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激活机制及对下游分子影响的确切机制仍然处于探索中。
HVEM-BTLA信号通路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189/jlb.0910528
此次ASCO年会上,君实生物将公布其自主研发的靶向BTLA的重组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Icatolimab(TAB004/JS004),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 Ia期剂量递增研究结果(摘要号:2643),以及单药或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 I 期研究结果(摘要号:7578)。
编号 2643
该项剂量递增研究(NCT04137900)中,入组19例可评估患者,观察到1例(黑色素瘤)部分缓解(PR)和6例疾病稳定( SD);在递增的4个剂量组中,icatolimab的平均半衰期为7.5~19.2天。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 DLT。24 (96%) 例患者发生治疗期间不良事件 (TEAE),其中 7例 (28%) 为3 级 TEAE,未发生≥ 4 级TEAE。AE 发生率或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最常见的 TEAE 包括疲劳 (32%)、腹痛 (20%)、腹泻 (16%)、关节痛 (16%)、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16%)、便秘 (16%) 和挫伤 (16%)。1例(4%)患者因 TEAE停药。4例 (16%) 患者出现免疫相关AE。
编号 7578
该项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研究 (NCT04477772),单药治疗的22例可评估患者中,观察到1例(滤泡性淋巴瘤)部分缓解(PR)和7例疾病稳定(SD);在联合治疗部分的 5例可评估患者中(均为接受抗 PD-1 抗体治疗后进展的患者),观察到2例PR(ORR 40%)和1例SD;Icatolimab 的平均半衰期为13.3天。安全性方面,在单药治疗剂量递增阶段和联合治疗剂量递增阶段中均未观察到 DLT。29 例 (93.5%) 患者发生治疗期间不良事件 (TEAE),其中 6 例 (19.4%) 患者出现≥3 级TEAE。最常见的 TEAE 为贫血(29.0%)和发热(22.6%)。4例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停药。单药治疗部分和联合治疗部分分别有 10 例(40.0%)和 6 例(100%)患者出现免疫相关 AE,均为1或2级。
02
多发性骨髓瘤:GPRC5D
GPRC5D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一种孤儿受体,是G蛋白偶联受体C5家族亚型D,为7次跨膜蛋白。孤儿受体(Orphan Receptor)是指与其它已确认的受体结构明显相似,但其内源配体还未发现的受体。GPRC5D在原代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表面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的表达仅限于毛囊区域,有研究表明65%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GPRC5D有超过50%的表达阈值,凭借这一特点,GPRC5D成为了治疗MM的潜在靶标。
此外,GPRC5D与BCMA独立表达,因此既可单靶向也可双靶向开发治疗药物,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路径,临床价值凸显。与CD3×BCMA设计思路类似,GPRC5D在细胞膜暴露的表位传递细胞外信号,可以促进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免疫突触,从而提高细胞毒性。
MM细胞表面特异性靶标
此次ASCO年会上,原启生物将公布其GPRC5D CAR-T疗法OriCAR-017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进行的的首次人体I期研究结果(摘要号:8004)。另外,杨森GPRC5D×CD3双抗talquetamab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M) 中的首次1期临床研究(摘要号:8008)也将在会议上公布。
编号 8004
该项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研究 (NCT05016778)中,研究人群为成人多发性骨髓瘤受试者,包括既往已有多发性骨髓瘤标准治疗复发、难治或不耐受,以及既往BCMA CAR-T治疗失败的受试者。在数据截止日期,OriCAR-017完成了3个剂量组9例患者的单次回输。
总体而言,OriCAR-017安全耐受性良好,在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事件(AE)大多为一过性,且在常规临床支持治疗后均能快速缓解, 细胞因子风暴(CRS)也仅发生在低级别(1或2级)。研究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神经毒性,无因不良事件导致死亡的情况发生。OriCAR-017的所有剂量组均观察到持续的临床疗效,以及100% 临床缓解率(ORR) 和 100% 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率。包括既往BCMA CAR-T治疗失败的受试者在内的所有受试者,在数据截止日期均获得持续缓解,无进展,无需任何额外抗肿瘤治疗。
03
叶酸结合蛋白:FRα
FRα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叶酸结合蛋白,属于叶酸受体家族的一员,由FOLR1基因编码。在正常组织中,FRα表达较少;但在大部分间皮细胞瘤(72-100%)、TNBC(35-68%)、NSCLC(14-74%)、卵巢癌(76-89%)、子宫内膜癌(20-50%)等实体瘤中,FRα过度表达。FRα虽然在胚胎发育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胚胎形成后的正常组织中发挥的生理作用很小,而且相比于其他叶酸转运蛋白,FRα对非生理底物(如叶酸)的亲和力更高,这使得开发叶酸结合物药物成为可能(如ADC)。此外,FRα可以影响癌细胞的分裂和迁移,抑制该受体可提供一定程度的直接抗癌活性。因而,FRα被认为是癌症治疗中一个高度相关且潜在可利用的靶点。
针对FRα的潜在治疗方向
(图片来源:DOI: 10.18632/oncotarget.9651)
此次ASCO年会上,华东医药将报告其FRα ADC药物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IMGN853,以下简称“Mirvetuximab”)在FRα高复发性卵巢癌中的II期试验(摘要号:5512)。在该项开放标签、多中心临床研究 (NCT04274426)中,17名患者ORR为71%,中位PFS为15个月, 在FRα高表达的亚组中的ORR为80%。目前,该疗法已向FDA申请BLA,前不久被授予优先审评资格,有望成为全球第15款获批上市的ADC药物。
SUMMARY
小结
2022年ASCO大会我国共有超过50家药企上榜,双抗、ADC、细胞疗法、小分子抑制剂均有重要推进,我国本土创新临床研究逐渐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参考来源:
1.闵亮亮,彭珊珊,谭曼曼,闵卫平.新型免疫检查点BTLA在免疫调控及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60(05) :92-96.DOI:10.13764/j.cnki.ncdm.2020.05.019.
2.https://doi.org/10.3389/fimmu.2019.00617
3.https://jlb.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89/jlb.091052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