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为何盯上你?
在中国,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约20%至35%,其中约7%至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
甲状腺结节为何盯上你?
甲状腺结节发生的诱因有很多,如饮食、生活习惯、环境、基因等。下列人群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升高,需要重点筛查:
●有甲状腺癌既往史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有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史的患者,需要警惕甲状腺髓样癌的可能;
●童年期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或是全身放射治疗史的患者;
●有甲状腺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或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综合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和Gardner综合征)家族史的患者。
甲状腺结节离癌有多远?
尽管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但不必过度惊慌。不能单纯地将结节等同于癌症,更不能只靠“切”解决问题。在诊断中,超声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节的大小并不是判断良恶性的标准,而是需要关注超声检查报告中的描述:如果看到彗星尾伪像则往往提示结节偏向良性,看到实性、微钙化、极低回声、边缘模糊、边缘不规则或甲状腺外侵犯以及垂直位这些字眼,就需要当心,这些都是可疑恶性超声特征。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超声报告上同时标注了C-TIRADS分类,可以从分类去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如果看到分类在4类以上,需要注意结节偏恶性的可能性大,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现甲状腺结节,需要做哪些检查?
虽然甲状腺结节非常常见,但是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方式大不相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治疗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应当及时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评估。 甲状腺结节评估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和一些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主要包括FT3、FT4、TSH等,可以用于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否伴随甲状腺功能的影响,TSH水平的降低,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也相对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TPOAb、TgAb、TRAb,当甲状腺功能有异常时,借助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指标可以用来进一步评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因。临床上有一些肿瘤标志物,如降钙素(Ctn)、甲状腺球蛋白(Tg)及CEA,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但可以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分析病情。其他一些非常规的物理检查包括:甲状腺核素显像、颈部CT和MRI,18F-FDG PET等,这些也是要临床医生根据病情进行选择性检查。 对于可疑恶性超声特征的结节,优先选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取活检(FNAB)以明确结节的性质。如果通过FNAB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对穿刺标本进行分子标记物检测(如BRAF突变)来提高提高诊断率。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依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