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小黄鸭” ,差点要了7个月宝宝的命!
日常生活中,
老人、小孩出现异物卡喉的情况,
相对比较常见,
一不小心还有窒息的风险。
当我们身边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
怎么办?不要慌,
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键时刻也许能救命。
下面先看两个病例
鸡肉误入气管,男子咳喘90天 医生妙术取出化险为夷
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为石先生实施硬性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解决了石先生3个月来咳嗽、气喘的症状。
据悉,家住谷城县的石先生因咳嗽气喘3月余,转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入院后行胸部CT提示:左主支气管异物。石先生这才想起除夕晚上吃鸡腿时曾有误吸情况,自己剧烈咳嗽了一阵就没太在意,此后反复出现咳嗽、气喘症状。
该科室负责人陈俊文迅速组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科内讨论,为石先生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
5月17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在静脉复合麻醉下为石先生行硬性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术中,在其左主支气管开口处发现异物,为避免异物脱落及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医生采用多种保护方式,最后成功将异物完整取出。此异物有1.5×2cm大小,在气管内时间较长,与组织嵌顿融合,取出难度大,易出血、气管黏膜水肿,稍有不慎氧和饱和度维持困难,出现意外。
陈俊文副主任介绍,气管异物多发生于婴幼儿及老年人,特别老年人咽部反射减弱,常于进食或睡眠时不慎落入气道,从而出现反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甚至反复肺部感染等情况。只有极少数气管异物的患者在早期因刺激咳嗽侥幸咳出,绝大部分患者都不能自己咳出,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气管异物,应尽快行气管镜检查,尽早取出异物。(付佳)
7月宝宝吃进“小黄鸭” 卡进咽喉危在旦夕 麻醉医生生死时速急诊巧取异物
“麻醉科吗?急诊科需要麻醉老师急会诊。”5月19日18:10,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门口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正准备下班的麻醉医生张杨正好经过门口接过电话:“什么情况?”“有一个7个月小儿,咽喉部卡着异物了。” 电话另一端焦急地回应着。“好的,知道了。” 张杨挂断电话立即赶往急诊科。
3分钟后,张杨赶到急诊科,一位神情紧张的母亲正抱着患儿,患儿呼吸急促,呼之不应,喘息明显,随时可能发生缺氧窒息危及生命。张杨简要询问病史后急忙接过患儿,一只手固定患儿头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位,另一只手手掌根部连续叩击患儿背部,采用海姆立克法试图排除患儿喉部异物。经过尝试无效后,张杨一边立即将患者置于平板车上吸氧,一边让急诊科医生帮忙准备小儿喉镜和异物钳。接过喉镜,张杨熟练地暴露了患儿咽喉部位,一个大小约2cm×2cm的黄色玩具鸭映入眼前,张杨用异物钳顺利将玩具取出,患儿的呼吸急促症状立即得到缓解。
看着取出的玩具,患儿母亲热泪盈眶地说:“谢谢医生,谢谢医生!”张杨面带微笑说道:“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张杨医生介绍,婴幼儿喜好口含玩物,且吞咽协调功能和喉的保护功能不健全,容易发生异物吸入,应尽量避免婴幼儿接触小物品玩具,一旦发现吸入异物可立即对其实施海姆立克法急救,若不会急救或急救不成功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李高杰)
一起来学习下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键时刻能救命
如何预防异物卡喉
将食物切成细快;充分咀嚼。
口中含有食物时,避免大笑、讲话、行走和跑步。
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太小的零件不给幼儿玩耍。
以下这些容易使老人和小孩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应谨慎食用!
果冻:建议家长给老人和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麻花、糖果:不好咬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鱿鱼丝: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吃。
花生酱: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坚果类: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部分水果: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多纤维蔬菜: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大肉块:大块的肉块,老人和小孩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长面:太长的面条,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多刺的鱼: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多刺的鱼类容易噎到,并刺伤老人和小孩的食管及口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