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女生在校产子,曾遭同学父亲性侵!性教育有多匮乏?你想象不到
新闻大事件
澎湃新闻报道:记者5月24日获悉,云南昭通一名16岁女孩小梦(化名)在初中学校宿舍产下一个婴儿。宿管阿姨循婴儿哭啼声才发现初一女生产子的事,并上报学校和相关部门。
女孩在一段自述视频中讲出了这个不幸事件的原因: 2021年7月,她就读小学六年级时,乘坐同学爸爸蔡某某的面包车去学校,途中蔡某某强行和她发生了关系,施暴者威胁她不许向外人告知 。
女孩说:不敢向任何人说起,前后侵犯了我3次。
校方:同学老师都未发现该女生怀孕的情况。
据悉,小梦家境贫寒,父母老迈,读书较晚,16岁时才上初一。
有网友说:在此事件中,女生因为害怕施暴者的威胁,害怕被老师家长知道,怕丢人。这是主观原因。
客观上,怀孕有很多显现的情况,孕吐,胸部发育,腹部隆起等,但凡宿舍里有一个好朋友或者老师平时多留意一些,是不难发现的。
这件事,真是一件悲哀至极的案例。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中国的性教育到底落后到什么程度?您难以想象。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也蓦然发现,众多学校性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专业的教材很少,很多关于性的教材都被家长和社会质疑尺度过大。例如,之前被家长怒斥的《珍爱生命》教材。
第二个问题是 我们国家并没有专门的性教育课程,而是将性教育夹杂在生物、科学等学科中,也缺乏专业的老师。
第三个问题是 在孩童阶段,更多地强调了性的生理方面的差异,忽略了关于性的心理方面的因素。
家庭性教育比学校性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孩子看待性的方式,而中国的很多家长羞于谈“性”。
社会性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我国是一个传统保守的国家,对待“性”的态度是谈性色变。
因此科学的性知识传播没有成为主要的传播性知识的渠道,而低俗影视、色情杂志这样的错误的性知识成了主要的传播渠道。
这三者的共同缺失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性侵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受害者有很多是孩童,以及是熟人作案居多。
性教育的缺乏,后果非常严重,女性频繁流产、对妇科知识不了解……这些都是性教育匮乏的结果。
那么,科学的性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一、3岁-6岁学前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出生没有多久,对待生命的来源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还没有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大致关系的认知,虽然他们有性别,但还没有形成性别认同和性别区分。
因此,这个阶段主要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是父亲和母亲恋爱之后结婚,由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结合的受精卵在母亲的子宫中怀孕之后出生的。
主要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婚姻和社会的关系,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让孩子明白男生和女生的生理差异,能够分辨男女的生殖器官差异,并且教导他们不裸露和保护自己的生殖器官,也不触摸和看他人的生殖器官。
家长要正确引导孩童看待自身的生殖器官的观念、对异性生殖器官的好奇以及触摸自己性器官的行为。
这个阶段的孩童智力尚未完全发育,因此教导方式主要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象生动的媒介帮助孩童确立性别观念。
二、6岁-12岁学龄期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有三个任务,首先是介绍男女生殖器官的外部构造和内部构造,让孩童明白性虐待、性骚扰是错误的,并且想办法拒绝和避免这些情况。
目前儿童性侵频繁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儿童不知道自己被猥亵了,没有正确的性观念。
然后第二个目标是9岁以上的儿童随着性激素的作用,可能出现的男生遗精、女生月经的现象,要正确引导男女生看待这两项现象。
第三个目标是教导孩童注重生理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10岁-18岁青春期阶段
这个阶段首先要讲解第二性征的发育,以及考虑青春期少年和少女的叛逆心理。
要教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行为发生原则,不能强迫他人,以及过早的性行为导致的危害、早孕导致的危害。
接下来要帮助青少年树立对待异性的正确态度,了解艾滋病等等性病的危害,不歧视艾滋病人。
回归话题,那么,对于案例中,我们的父母对女生应该教育一些什么警惕的事项,保护自己呢?
1、男性老师单独叫孩子到办公室以外的任何地方,要警惕,不去。
2、男同学单独约到旅馆,野外等非公共场合,必须警惕,除非是谈恋爱。
3、任何同学的父亲给的食物,饮料或礼物,都要警惕,同学不在,不要单独接收。
4、学校男性领导单独谈话,一定要和班主任确认好在前往。
5、陌生男性以同学亲戚,同学朋友的身份邀约单独见面,不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