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三甲医院“为了生存”公布医生号码,医院想活下去就如此艰难了吗?

2022-05-26 17:49   医招职达

医院公布电话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近日,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官微上发布了一条动态—《医院服务患者的最大诚意之一,是把专家的手机号告诉你》。

在这条动态的正文中这样写到: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外围墙,可能是我省医疗行业最独特的外墙了:国内省内知名专家的简介、手机号赫然在列,你只要有需要,就可第一时间拨通他们的电话。

这还不够。万一你的生活圈不在这个区域呢?万一你不是本地人呢?河南省胸科医院订阅号中的名医连线,只要你点开,100多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临床和医技)的手机号和病区电话尽收眼底。我省甚至国内百姓坐在家中就能与专家直接连线,如此便捷的方式,在全省可谓独树一帜。

7121653549594084 

两方欢喜 

无可厚非,医院公布电话确实带来了很多便利,也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如文中提到的几个例子,

30201653549594212

同时,医院方也承认,此举确实是“为了生存”,在医院自负盈亏的情况下,院方公布医生电话,患者之间相互传递消息,在事先与医生有沟通的情况下,患者会更加愿意选择了解自己情况的医生,这样就能保证病源的稳定进入,医院就能够持续运营下去。

59391653549594482

一方忧愁

但是对于医生来说,公布手机号虽然意味着可能可以拯救更多的患者,但是也意味着自己需要24小时待命,随时上岗。

除了这些之外,因为电话沟通病情而导致的医患矛盾也曾经发生过。

2012年5月8日,河南南阳医专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女医生张娟留下遗书《一个医生的血泪书》后,服用700粒强心药“地高辛”自杀。而她的自杀,源于2012年5月2日晚上接到的一通电话。

当天晚上,张娟医生接到一个患儿家长打来的电话,说婴儿发热,体温为40℃。张娟医生在电话中仔细询问了婴儿的相关情况,家属均回答正常,无异常症状。

得到家属回答后,张医生想起家属此前称曾带患儿坐公共汽车,包得比较严实,便告诉家长可以给患儿口服点退烧药,且嘱咐家属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喝药半小时后再给她打电话,但等了一晚上的张医生始终没有接到家属的电话。

5月3日上午,家属将婴儿送往张医生工作的医院治疗,大约九点半左右,婴儿停止了呼吸。家属认为:患儿的死,是因为张医生没有让他们及时到医院治疗,贻误了时机导致的。

5月4日患儿家属到张医生的科室大闹、追打辱骂张医生,并且索赔15万元。

5月8日,不堪家属辱骂和高额赔偿的张医生只能以死抗争,留下了遗书。

在某医生论坛上,也有医生表示,自己曾经因为出于关心把手机号留给一个患者,结果患者凌晨打来电话咨询病情,解答后自己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在纠结许久后决定回拨电话询问患者病情,但是却遭来患者的不满回应。

公布电话初衷虽好,但是需要注意形式 

虽然医院公布医生号码,初衷是为了更多患者能够方便询医、就诊,也为了医院能够长足运营发展,但是在展示方式上可能需要多加斟酌。

例如如何保证医生个人信息安全、出现医患沟通不到位而导致矛盾时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合理将患者引至院内就诊都是医院需要考虑的问题,提前做好预案,而非“一刀切”将医生直接推至幕前。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手机号,医院,三甲,医生,公布,生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