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大连过敏性疾病高峰论坛
5月21日-22日,由大连市医学会主办,大医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承办的第一届大连过敏性疾病高峰论坛暨大连市医学会变态反应专科分会年会成功举办。大医二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志宇教授,副院长王琪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会议邀请了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学系主任尹佳教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前任主委、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张罗教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委、北京协和医院王良录教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候任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程雷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国内过敏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参加线上会议。大会围绕中国变态反应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中国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特异性免疫治疗新进展、过敏原检测和呼出气NO的临床应用、2型炎症的精准治疗、儿童与成人哮喘的防治、荨麻疹和特应性皮炎的最新指南等前沿知识进行精辟讲解和讨论。会议吸引了6000余人线上学习,并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
刘志宇院长在致辞中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参加本次高峰论坛,衷心感谢各位同道对大医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的支持。他表示,目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专业医生的需求日益增多,医院高度重视变态反应学科的建设,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可以让更多的人充分认识和规范诊疗过敏性疾病,同时也希望在各位专家的协同助力下,大医二院变态反应学科能够得到蓬勃发展。
刘志宇院长致辞
王琪副院长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作为负责学科建设的主管领导,她见证了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从零开始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相信未来在医院的支持关怀下,过敏(变态)反应科会发展的更好。同时她感谢全国变态反应学界的专家对大医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的大力支持,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王琪副院长致辞
张罗教授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大会聚焦了变态反应前沿领域的精彩学术专题,并热切盼望耳鼻喉科、皮肤科、儿科等同道一起参与到变态反应事业中,为广大过敏性疾病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张罗教授致辞
王良录教授为大会致辞并提出殷切期盼,希望充分利用辽宁省优质的变态反应资源,大力普及变态反应知识,鼓励各大医院开设变态反应专科,加强培养变态反应领域的医护工作者,使广大过敏患者受益。
王良录教授致辞
程雷教授在致辞中对大医二院变态反应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建议向全国进一步推广辽宁省的经验,推动国内变态反应事业的发展。
程雷教授致辞
大医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负责人何巧洁对各位专家同道的参会表示衷心的感谢,相信通过多学科的交流,能够逐步提高大连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水平,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为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何巧洁教授致辞
过敏性疾病讲座专场
在讲座的第一环节,北京协和医院尹佳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变态反应学科的创立与发展》的专题报告,回顾了中国变态反应学科发展历程,并提出建立中国过敏专科医生培训体系,建立专科医生考核、准入和管理体系,编写专业教材,使我国过敏患者能享受与发达国家患者同等的诊疗水平。
张罗教授做了题为《中国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的专题报告,从中国古代对鼻炎的认识到现代中国过敏性鼻炎的新研究,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创新的临床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并让中国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数据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和高度赞誉,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程雷教授做了题为《2021年变态反应领域的重要进展》的专题报告,系统回顾了去年发表在国际顶级杂志的30余篇变态反应学领域的新研究和新技术,给未来基础和临床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讲座的第二环节,王良录教授做了题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及进展》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舌下和皮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上免疫治疗联合抗IgE的治疗现状和展望。
锦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何韶衡教授介绍了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对于该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为发现过敏性疾病药物治疗的新靶标提供资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郭胤仕教授介绍了花粉症的防治,从花粉症的发现、致敏花粉的种类、花粉监测、日常防护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让与会人员对于花粉症的防治有了全面的认识。
讲座的第三环节为精准诊疗专题,北京协和医院支玉香教授分享了呼吸道2型炎症与生物制剂的选择,北部战区总医院林小平教授进行皮下免疫治疗的临床经验分享,大医二院何巧洁教授讲解了过敏原全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三位教授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过敏性疾病的诊治逐渐迈向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时代。
讲座的第四环节为荨麻疹专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巍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赖荷教授通过2021-国际荨麻疹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以及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与主要治疗选择的讲解,让与会人员对荨麻疹的诊治有了系统认识。
讲座的第五环节为特应性皮炎专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姚煦教授讲解了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对于特应性皮炎的诊疗进展进行了阐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作涛教授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剂量选择、生物制剂的疗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的第六环节为哮喘治疗专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靖教授讲解了难治性哮喘的治疗,从T2型炎症反应到难治性哮喘的药物选择,为难治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指明了方向。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郝创利教授讲解了儿童哮喘的诱发因素,重点介绍了空气中PM2.5、室内甲醛、室内菌群对于哮喘儿童气道的影响,提醒公众重视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唐宁波教授讲解了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从我国哮喘患者控制不理想的原因到急性发作的治疗,再到急性发作后的序贯治疗与管理,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全程管理给予了详细的讲解。
中青年医师气道疾病专场
大医二院邓珊副教授介绍了过敏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详细介绍了过敏原检测的发展历史,全定量过敏原检测在评估过敏症状发生风险、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脱敏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大医二院文加斌教授介绍了呼出气一氧化氮(NO)测定在上下气道疾病中的应用,从气道NO的产生机制到呼出气NO检测在上下气道疾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详细介绍。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佟金平教授从2021年咳嗽指南更新要点来规范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新明教授讲解从2型炎症到2型炎症哮喘的过程,介绍了各种炎症因子作用机制的不断发现,生物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哮喘及过敏性疾病治疗的趋势。
大连市友谊医院孙丽丹教授讲解了吸入装置的正确选择,回顾了各种吸入装置的特点,指出合适的吸入装置将有利于个体化治疗的顺利实现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何巧洁教授介绍了新型的闭合三联药物在哮喘中的应用和经验分享,通过三个生动的病例,讲解了哮喘合并慢阻肺如何正确选药和调整吸入装置,通过循证医学的证据证明了闭合三联药物能够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闭幕式上,大会主席何巧洁教授、高明阳教授、曹丽华教授分别做了大会总结,衷心感谢各位专家讲者的精心准备,通过此次大会,变态反应专业及相关专业同道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进步,将会进一步促进过敏性疾病的规范诊治,提高大连地区过敏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