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用爱呵护,胎停抑郁患者的温情治愈
心理健康日
5月25日,心理健康日,“5·25”谐音“我爱我”
提醒我们要热爱生命,悦纳自我,
关爱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
只有学会了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2022年5月,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开展“2022年度妇科优质服务心理健康活动月——‘疫’境中的生命成长”,鼓励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用我们的力量鼓舞、温暖他人。面对无法避免的疾病和悲痛,医护如何安慰和帮助患者呢?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在心理健康活动月中的故事。
十月怀胎,看似自然而然,实际上,每个准妈妈怀孕后发生胎停或者流产的总概率大约为10-15%,两次自然流产发生率大约为5%……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成为困扰很多家庭的孕育难题。
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多年以来凭借先进的诊疗技术,为复发性流产提供专业的保胎服务,同时也妥善处理安胎失败后的排胎,避免及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再次成功孕育的希望。
近期,住院部来了一位要求安胎的患者小夏,她有复发性流产病史,此次怀孕7+周,阴道出血超过月经量。由于胎儿来之不易,入院后,妇科主任韩立薇团队特别为小夏制定保胎方案,出血情况控制了、hcg翻倍良好、B超也提示见到原始胎心血搏动。但准备出院前,小夏复查了B超——胎心搏动消失,考虑妊娠期胚胎停育。
怀胎梦碎,小夏拿着B超结果在医生的办公室崩溃大哭,晕厥过去,通过一系列抢救措施才恢复了意识,生命体征平稳。由于疫情,住院患者非必要不留家属陪护。面对小夏的状况,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通知了她家人到院。
管床医生、副主任医师冯苗安抚病人时,小夏一语惊人:“医生,对不起,我有抑郁症病史,没有告诉你。现在我好想跳楼,感觉自己控制不了这个想法”。原来,小夏在外院已经确诊抑郁症并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1年,曾经有过自杀等过激行为,近一年为生宝宝未服药治疗。
孕育一个健康的小生命是所有父母的希望,在失去宝宝的巨大打击、尤其是反复流产的打击下,患者心情不稳定、易怒、易激动,无理由责怪护士,这些情况都不少见,但像小夏这样的情况比较特殊。
妇科团队第一时间做了周全的应急预案,罗泽芳护士长借着院感消毒要求对小夏的周围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排除隐患;并安排护士每小时查房1次,保障患者安全;及时开通绿色通道,联系快速核酸检测协助其家属验核酸。
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罗护长除了耐心倾听患者心声,疏导患者,还对小夏丈夫进行指导:
引导小夏一起回忆美好过往,正向思维;
24小时贴身陪护,即便有事需暂时离开,都要通知医护人员到床边。
同时,韩立薇主任组织多学科会诊(MDT)讨论研究如何让小夏顺利排胎,因为抑郁症患者服用药流药物可能会加重抑郁病情,专家建议不宜行药流促排胎,建议直接行宫腔镜下清宫。
而小夏担心手术对内膜的损伤,非常固执,拒绝清宫手术。
如何让患者认可并相信医生的治疗方案?治愈先医心,医心必暖心。一有时间,管床冯苗医生就去小夏病床边询问病情,耐心解释其所有检查结果,分析流产的原因。另外,在治疗费用上处处为她们着想,不多浪费一分钱,让她们真心感受到医者仁心的温暖。
通过一次次的耐心沟通,小夏不再封闭自己,跟医生一起回顾漫漫求子路、辛酸的保胎史,她逐渐认可了专家团队的治疗方案。
冯苗医生给小夏施行了宫腔镜下清宫手术,术后指导她服药减少阴道出血量并保护子宫内膜。同时,护理团队对小夏悉心照顾,她的脸上慢慢有了笑容,脸色明显红润了。
出院的时候,小夏忍不住泪眼婆娑,她说:“感谢住院部医护人员专业细致的医治、照顾和服务。这里是一家有温度的医院。”
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广东省生殖医院妇科团队借5月优质服务心理健康活动,向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心理健康服务,希望能减少更多患友求孕过程中的焦虑和不安,让她们带着满满的爱和希望去孕育新生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