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 NO.109 原位尿流改道术后引流管理要点
编者按
不忘初心,医路前行。泌尿外科医生学习联盟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赋能医护的宗旨,为帮助广大医护、医学生提高自己,现开设《每日一学》专栏,万丈高楼平地起,希望每日的点滴积累,能够助你成功!
原位尿流改道术后因尿液外排需要引流管保障,需格外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既要防止引流管外力挣脱;又需要及时用碘伏常规消毒瘘口周边,避免逆行感染的发生。通过合适的盆腔引流和输尿管支架管的运用,尤其原位尿流改道涉及输尿管-肠道吻合代储尿功能时,已被证明有助于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这可能是因为引流后尿液再吸收减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在患者出院时引流管会被拔除。如用单J管作为支架管,一般术后1周可以拔除;如用双J管,则在术后3~4周膀胱镜下取出。如新膀胱造影证实无尿漏发生,导尿管术后3~4 周可以拔除。
肠代膀胱持续性分泌黏液,一般于术后7日左右达到高峰,黏液堵塞导致导尿管引流不畅,储尿囊压力持续性增加最终发生尿瘘,应定时观察尿液引流并采用碳酸氢钠洗涤,以减少肠黏液分泌。故推荐导尿管留置期间,每8小时进行一次膀胱灌洗,以免黏液堵塞导尿管。因乙状结肠分泌量较回肠少,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选取乙状结肠代新膀胱。
参考文献:
1.(美)艾伦.J.维恩等主编;夏术阶等主编译,11版 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2卷,泌尿外科基础与临床决策》,郑州:河南科学出版社,2020.6版,670-671页
2.丁明霞,李海皓,王海峰,王剑松,邢念增,颜汝平,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术安全共识【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21 , (1) : 9-15
编辑:张桂芳
审核:王欣
终审:郭涛
声明:本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不构成实际治疗建议。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侵权必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