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报》看四川省民营医院的现状和未来

2022
05/26

+
分享
评论
李洪军
A-
A+

四川省民营医院的发展只是一个缩影,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却有共性,需要深入思考和提前应对!

2022年5月13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如期发布了《2021年四川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上简称公报)。从《公报》整体内容来看,2021年,四川省医疗机构在叠加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疫情的影响下,机构数量和服务能力均有小幅增长。但对于民营医院来说,数据增长的背后依然隐藏许多桎梏医院发展的“礁石”,需要深入思考和科学研判,做好应对之策,以便接受新的挑战,迎接新的明天。

一、四川省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

      四川省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大熊猫故乡。四川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中部为成都平原,西部为川西高原。截止2021年年底,四川省总计18地级市,3个自治州,16县级市,总面积4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342万人。

(一)民营医院分布情况

截至2021年底,四川省民营医院总数为1797家,较2020年增加了52家,占全省72.4%,全国排名第二;床位数17.35万张,占全省34.87%,比2020年增加0.59万张,全国排名第一。四川省民营医院已遍布18个地级市。1797家民营医院中有三级医院30余家,二级甲等医院40余家,二级医院440余家,其余均为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民营医院偏小偏弱的现状暂没有得到改变。

(二)民营医院诊疗情况

2021年四川省民营医院总诊疗人数为0.39亿人次,比2020增加约500万人次,占全省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6.7%,比全国平均水平15.7%高1个百分点。入院病人数324.68万人,占全省23.92%。近年来,虽然民营医院机构数量和床位数量快速增长,但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占比无明显变化,且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的增长率持续降低。

(三)民营医院效率情况

2021年,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7.73床日,民营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4.41床日。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相同,均为2.85床日。公立医院床位使用率为 90.04%,平均住院日 10.13天;民营医院床位使用率为 66.89%,平均住院11.38天。与公立医院平均水平相比,从日均诊疗人次,床位使用率及平均住院日来看,民营医院的整体效率还不高,工作量远未饱和。

二、四川省民营医院的特色亮点

     虽然横向上对比四川省民营医院发展与公立医院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从纵向上评价,四川省民营医院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享誉全国的明星医院

四川省民营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了的特色和亮点。包括一家港股上市企业:锦欣生殖,目前市值高达130多亿港元,是医疗版块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由华西团队组建的爱迪眼科医院是歌手姚贝娜的眼角膜移植手术医院。妇产医院安琪儿在业内倡导的精细化、全程化的服务理念深得行业同行认可和患者信赖。由华西团队全权运营的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成为公私合营的一个典范。新开诊的成都京东方医院、成都首嘉医院均是超1000张床位的新成员。未来,泰康西南医院、成都万达国际医院等超1000张床位民营医院的加入,构建了四川省面向国际、国内患者的超高端、高端、中端、低端等医院的服务体系。

(二)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就业

2021年四川省GDP为53850.79亿元,位列全国第6。但人均GDP仅为64400元,排名全国第18名,比2020年下降2名。与全国平均水平80976元差16576元,且差距在拉大,仅为全国排名第一北京18.39万元的35%。从四川内部来看,2021年成都GDP为19916.98亿元,占四川GDP37%,排名第二的绵阳市GDP仅为3350亿元。从以上数据对比,不难看出四川省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就业创业仍然是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四川省民营医院现有从业人员14.88万人,几乎分布四川省各地市,其中72%的二级以下医院分布在县城、社区、街道和乡镇。经济结构和民营医院的分布决定了民营医院既是公立医疗机构的有益补充,又解决了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稳定的双重保险和压舱石。

(三)有全国最多三甲民营医院

2020年以前,四川省的民营医院数量全国第二、床位数全国第一,但没有一家三甲医院,全国民营医院百强榜中只有四川现代医院上榜。为促进四川省民营医院的发展,2019年12月,成都市出台了《促进成都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鼓励民营医院积极参与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对新获三级甲等资质的民营医院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该项政策极大的激励了头部民营医院加强质量控制和全面建设,冲刺更高等级医院。2020年4月,四川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公布2020年新晋等级医院评审结果的通知》中,四川现代医院、四川友谊医院、成都西区医院、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成都爱迪眼科医院、绵阳万江眼科医院等7家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了四川省三甲民营医院零的突破。初步预判,以省为单位计算,拥有7家民营三甲医院应该走在全国的首列,标志着四川省民营医院质量和品牌的双提升。

(四)有效地补充了医疗服务

四川省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500~2000米之间。四川地貌复杂,以山地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种地貌类型,分别占全省面积的74.2%、10.3%、8.2%、7.3%。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5个少数民族。四川省复杂的地貌和多民族,山区为主的特征形成经济、文化、医疗、教育极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在甘孜、阿坝、凉山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医疗资源极不平衡。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地区,有民营医院疗机构近130余家,能够对当地不丰富的医疗资源形成有益的补充,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四川省民营医院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医院发展状况不均衡

卫生医疗事业有着特殊的属性,一方面存在着交换行为,必然会涉及到生产、分配、消费等社会大生产环节,有市场经济的要素。另一方面,卫生事业与人类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与民众的生存权益相互关联,有社会福利和公益的成份。民营医院首先考虑是生存问题,肯定愿意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举办医疗机构,哪里经济好,哪里民营医疗就扎堆。如四川省民营医院的分布格局与整个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态势相一致。多数医疗机构集中成都、绵阳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集中于区、县等相对富裕的城市,最终形成了虹吸效应,加剧了民营医院发展的不平衡。

(二)政策落地执行有待加强

新医改以来,我国出台的多项医疗改革政策,均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医疗行业,发展社会办医,各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措施,但是部分政策和措施仍然缺少落实细节。如国家十部门印发《关于印发促进民营医院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后,各省市也相应制定了实施意见,这是当前民营医院领域纲领性的政策文件。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标准模糊不清的问题。如“在遴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以及推进临床服务能力建设时,对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并向民营医院适当倾斜”。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倾斜的标准是什么?等等问题未有明确标准,实操起来却不容易。

(三)医疗质量仍处于低水平

    医疗服务是一个特殊产品,患者选择医疗机构首先考虑的第一要素是医院的医疗质量高低。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医疗质量通常用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效果和工作质量等方面来衡量。常用的指标有治愈率、病死率、生存率、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以及各种诊断工作质量指标。四川省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与省级所有同等级医疗机构的平均值相比,各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样,四川省民营医院中头部医院与相同等级的公立医院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投入、医院规模、人才渠道、患者来源等多个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民营医院未发挥自身潜在的专业化优势,一味地效仿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模式。自身的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健全、缺乏科学化、专业的管理人才,使得自身的优势未得到彻底发挥。

(四)专科建设能力薄弱

医院的发展靠专病和专科,专科能力决定医院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的核心在于医教研协同发展。但如果检索各地市的重点学科目录,就会发现能够榜上有名的民营医院凤毛麟角。这固然与民营医院的现有规模、战略定位、生存现状、人才结构和学科决心有关,但没有专病、专科的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等于没有了“发动机”,后续动力的不足,医院就不能向纵深发展。

 (五)人才引进内卷化

民营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偏低的核心原因在于专业人才缺乏,人才问题成为了限制医疗质量提高的瓶颈。四川省民营医院中人力资源断层现象明显,核心技术骨干力量往往是从公立医院退休或军队医院退役的医务人员。而基层一线人员常常是从护理学院或规范化医师培训刚结束的学生,恰恰缺少最宝贵的中青年骨干力量。没有中间骨干力量,没有形成梯次的人才培养储备,民营医院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学科建设就没有延续性。“哑铃式”的人力结构,对民营医院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缺乏后备人力资源储备使医院面临后续无人的局面。

近年来,随着民营医院群体中上市公司、资本大鄂、企业财团纷纷加入了民营医院人才的抢夺,以更高的待遇、更优的环境、更好的发展为吸引口号,使得民营医院内部之间出现人才向“高流”,形成了“内卷”现象,进一步推高民营医院内部人才的成本。

(六)公立医疗机构扩张带来新的生存危机

当前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经注定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带来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塑,甚至包括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组成架构。公立医院在疫情防控中的主导和骨干力量,使得原本受到压缩的公立医疗的规模得到释放。随着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中作出的:要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一院多区发展,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措施,让公立医疗机构的扩张迎来又一次高潮。据了解,全国范围内有近20个地区,102家三甲公立医院开启了分院建设潮,新增床位数12.8万,投资金额高达1800亿。以成都市为例,华西医院天府院区、锦江院区,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天府院区,成都医学城,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院区,成都第二人民医院龙潭院区等大型公立医疗机构相继建设、运营。按照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公立医院的扩张标志新的竞争者的加入,必然会加剧原有市场的竞争,对弱小者产生冲击。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诊疗病种的民营医院机构将迎来新的冲击,有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

(七)智慧化医院建设水平低

民营医院普通面临智慧化医院建设的困境,一方面是自身的智慧化建设基础薄弱,信息管理及应用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是行业监管、医保支付以及效率提升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智慧化投入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如电子签名系统就需要500万左右,单病种或临床路径系统的投资需要百万,而且还不考虑后期的运营、维护和升级成本。从已知的情况看,四川省民营医院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只能满足医院日常工作需要,基本上只有HIS系统,LIS、CIS仅有不到20%左右的医院使用。

(八)新型管理工具运用不熟练

技术工具牵引着人类文明进步,也变革着管理方式手段。台湾长庚医院正是运用企业化集团的运营管理手段,创新出一条医院运营管理的典范之路。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深入,数据逐渐成为一所“金矿”,数据分析管理成为新型管理手段和工具。但是新型管理工具与医院智慧化程度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息息相关,理论上没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新型管理手段和工具的使用便无从谈起,民营医院内部的管理还处于“人治”时代,“数管”能力比较欠缺。如大多数民营医院对DIP/DRG付费、医疗质量管控、绩效分配等方面没有相关的信息化手段,精细管理、精确管理、精准管理就难以落到实处。

四、发展四川省民营医院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对医疗行业投资属性的认识

民营资本具有天生的逐利性,这也是促进民营经济有序发展的前提,不能苟刻其无限的投入。民营资本投资医疗行业需要合理的收益回报,才能引导更多资本的进入,才能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最大程度发挥资本的活力和作用。但医疗行业具有其特殊性,它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服务体系,首先要考虑是其公益性。因而做医疗不同于做企业。企业投入资本和劳动,生产产品和服务,是围绕人的生存发展的。而医疗服务的产品是健康,与人的生命相关,直接决定人的生存发展的基础。民营资本常常仅仅看到庞大的医疗市场,简单的以资金投入产出、一二级市场回报,甚至以互联网企业投资思维来设置医疗行业投资回报期限,投资回报收益,投资回报率等,忽略了医疗行业的公益性、福利性特征。结果,投资回报预期未实现,或者经营管理者的对赌协议未完成时,投资人的及时止损策略让整个医院经营处于波动期。又或者医院管理者为了完成经济效益目标,不惜以牺牲医疗行业的整体声誉,打破医疗管理的一般规律,以夸大病情、诱导消费等手段获得短期收益,伤害的却是整个民营医疗行业,最终引起单个医院停业的局面。因而,医疗行业投资回报长、利润率低、风险高,不易走资本化、金融化道路的特点要成为投资人和管理者的共识。

(二)突破传统思维创新新型服务模式

随着民营医院总量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民营医院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要需要更加清晰的业务定位,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客群、产品与服务设计 以及发展规划,并围绕自身定位选择最适合的业务模式。民营医院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一定要做大做强,可以做专做精;不一定要有鸿鹄大志,可以小富既安;不一定要技术领先,可以服务提值。民营医院是做基本医疗的跟随者,还是聚焦专科或者是健康全过程管理提供者需要投资人首先明确的战略方向,尤其要着眼四川省民营医院的特点和现状,定好自己的角色。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医院可以充分运用医生集团的优势,解决好人才流动的问题;广泛采取新型社交媒体工具,扩大医院的影响;实现多渠道引流,不断提升医院的门诊量;借用企业化管理思维,优化运营管控,推动集团化管理;打造医疗服务全链条、全业态,开展多元化合作;探索医险结合,实现支付端创新,以自身的灵活性来实现生存和发展。

   (三)发挥行业组织的纽带作用

行业协会是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一些同行或商人团体,大多是由个人或企业发起的,会员自愿入会,而不是政府授意、推动或资助的结果。民营医院行业协会是民营医疗机构及相关医疗健康产业人员和团体自愿组成的社会组织。协会根本任务是提高民营医院服务水平、降低医疗风险,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民营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行业协会可以集中民营医院群体中的智力资源,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和管理咨询。行业协会可以发挥学科专业委员会的作用,聚焦本系统本行业的专家资源,开展学术交流、课题申报、联合查房等技术共享和交流;行业协会也可以发挥与政府的融洽关系,协助制定有利民营医院发展各项政策规定,促进行业内部协调发展。

(五)制定牵引目标

目标牵引是成熟的管理方法,也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管理手段。民营医院疗机构要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从近年来四川省民营医院成功的经验来看,均抓住了等级医院评审这一“牛鼻子”。等级医院评审能够从各个方面全面“诊断”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提升医院的硬件设施,让各项诊疗流程有了保障。如发热门诊建设。等级医院具备让各项规章制度更贴近临床、让医院声誉更具公信力、让医疗质量管理更规范、让医保收费更上一层楼、让医院规模更具竞争力、让医院质量文化形初形、让医院管理能力得提升的众多“好处”。

(六)促进内涵建设

无论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民营医疗机构,在国家卫生服务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和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当下,必须要寻求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医疗机构内涵。民营医院内涵发展是首要条件,更是可持续地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内涵建设是必经之路,最重要的是提升诊疗水平,以提供解决治病的能力和质量为核心,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引流和营销上,更不要寄托于靠服务来打造机构核心竞争力。服务赢利的方式都要面对“鲍莫尔成本病”的问题,即单纯依靠人力的服务模式难以实现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反而会推高成本。内涵建设不再追求单纯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而是把质量提高、满意提升放在医院管理的突出位置,做小学科又专、又精的工作,把一项技术发挥到极致,把一项流程做成行业学习的样板,逐步形成民营医院自己独有的标签和声誉。

当然,四川省民营医院在发展规模、技术能力、诊疗数据等方面还不能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提并论,但民营医院的发展也给公立医疗机构带来了一定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威胁,产生“鲶鱼效应”,反而会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改进,最终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服务体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民营,四川省,医疗机构,医院,发展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