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VA好发于四肢肌肉,以小腿常见,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进行性疼痛,多有痛觉敏感,可出现肌肉失用性萎缩,严重出现肌肉关节挛缩导致患肢短缩、跛行、活动受限。
近日,胸外科收了一位12岁的患儿小琪(化名),小琪近1年出现右大腿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触痛明显,同时出现右下肢肌肉萎缩,行走跛行,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辗转就诊多家医院,“血管瘤、血管脂肪瘤、静脉畸形”诊断不一,家长焦急万分。经多方打听西安市儿童医院胸外科/肿瘤血管介入中心针对各种复杂疑难脉管畸形诊疗经验丰富。入院后胸外科联合超声、影像等相关科室讨论:以下肢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伴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结合影像学,符合FAVA表现。为了减轻患儿症状,改善功能,通过微创切除病损肌肉,术后小琪疼痛消失,恢复顺利。术后病理符合临床诊断,标志着我院复杂脉管畸形诊疗更进一步。
(一)罕见的脉管畸形——法瓦病(FAVA)
FAVA(fibro adipose vascular anomaly),纤维脂肪性血管病变,2018年ISSVA将其单独列出,放在暂未归类的血管性病变部分。FAVA好发于四肢肌肉,以小腿常见,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进行性疼痛,多有痛觉敏感,可出现肌肉失用性萎缩,严重出现肌肉关节挛缩导致患肢短缩、跛行、活动受限。FAVA误诊率高达76.5%,误诊为“肌间血管瘤,血管脂肪瘤,静脉畸形伴肌肉挛缩”,经过反复手术切除、介入硬化治疗,导致症状不断加重,出现不可逆的功能障碍。目前FAVA治疗原则包括: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根治性切除病灶;功能重建;康复训练;达到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
(二)法瓦病(FAVA)与静脉畸形(VM)鉴别
(1)FAVA的疼痛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而VM疼痛多为间歇性发作(血栓或静脉石引起)。
(2)FAVA肿块质韧,压痛明显,体位试验阴性;而VM质地较软,可压缩及体位试验阳性。
(3)FAVA多在深部肌层,一般无皮肤异常;而VM皮肤颜色发青。
(4)FAVA因疼痛可出现患肢失用性萎缩,关节及跟腱挛缩;而VM少见。
(5)超声表现:FAVA多为实性团块,其混合回声、“筋膜尾”征,后方回声增强征象高于VM,探头挤压试验阳性低于VM。
(6)磁共振表现:FAVA多为肌内软组织密度,T1为不均匀的高密度脂肪影;T2更明显的混杂高密度影;VM表现为T1低密度影,T2高密度影,呈分叶状,可伴静脉石、骨质破坏。
(7)病理改变:FAVA为骨骼肌纤维内丰富的纤维组织,大量脂肪充分,不规则的较大静脉血管及淋巴浆细胞聚集。VM为薄壁血管结构,簇状分布,血栓、静脉石多见,无明显脂肪细胞充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