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有“痔”青年的研究
“痔”,又名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由于肛管或直肠下端的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易出现排便时出血、疼痛、肛门瘙痒、痔赘脱垂等症状。痔疮成因多被认为与肛垫下移及静脉曲张相关。
201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起的“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肛肠疾病覆盖广,患病率超5成,远高于一般常见疾病,而其中痔疮的患病人数占所有肛肠疾病人数的98%,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痔疮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被认为与多种因素相关,“肛垫下移学说”与“静脉曲张学说”为目前最主流医学认知。
痔疮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其中内痔覆盖率最广,患者人数近7成;根据痔丛肛管向外脱出的程度,内痔可分为四个级别,超9成患者病症维持在I~II的轻中度等级。
痔疮为慢性病,病程较长,超6成患者患病时长超1年,且不易根治、易复发,患者平均一年复发2次;痔疮发病会引发诸多不适症状,其中疼痛、出血、瘙痒最为困扰患者。
导致患者痔疮发病或加重的主要原因:
1、96%的痔疮患者有吃辣习惯,其中63%的患者偏好中重辣度,吃辣越频繁、吃得越辣的“喜辣”患者更容易出现腹泻情况,而经常腹泻则是痔疮主要诱因之一;从近一年痔疮复发次数来看,“喜辣”患者的复发频次相较更高。
2、5成以上患者日均饮水量少于4杯,远低于科学建议水平,饮水越少的患者经常出现便干情况的占比越高,经常便干也是痔疮主要诱因之一;不同性别中,女性饮水量更少,也更易因此加剧痔疮病情。
3、纤维素是日常中最有效改善排便情况的膳食元素之一,膳食纤维摄入频次越少的痔疮患者出现经常便秘情况的比重越大;年轻的95后患者纤维素摄入不足人群占比更高,也更易因此导致痔疮病发及加重。
4、酒属于辛辣之品,饮用过多容易导致体内湿热内生,进而湿热下注于肛管直肠,导致痔下静脉曲张或者破裂,诱发便血或者肛门坠胀;痔疮患者酒类消费客单价及购买频次均显著高于非痔疮患者,其中更多男性及年长一代患者病症因喝酒而诱发或加剧。
5、痔疮患者日均持续坐立时长高达3小时,人们长时间的站立或保持坐姿会导致下肢静脉血不能回流,血液循环受阻,直肠静脉丛易发生曲张,血液淤积形成静脉团,也就是痔疮;护士、空姐空少、医生等职业日均持续坐立时间更长,也更易因此导致发病。
6、熬夜会使肠胃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便秘,95%的患者在熬夜后会出现便秘情况,加重痔疮发病隐患;各代际中,90/95后患者熬夜更频繁,因熬夜导致痔疮的患者比重也更大。
7、76%的患者没有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而运动量越少的患者经常出现便秘情况比重也越大,运动能有效增加肠胃蠕动,保证排便的顺畅,60%患者表示在开始规律运动后痔疮症状会有改善。
8、66%的痔疮患者经常性出现排便不规律情况,其中女性相较于男性更易出现不规律现象,也更易因此加重痔疮病情;作息、三餐不规律及没有养成习惯是导致排便不规律的最主要原因。
医学建议,健康的如厕时长应保持在3~5分钟,而仅有5%的痔疮患者病前如厕时长在此范围内,患者普遍“蹲坑时间较长”,除了硬性的便秘原因,玩手机是大家不想起身的主因;对手机“上瘾”更深的90/95后如厕时间平均更久,也更易因此导致痔疮病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