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患者吃不下?试试“私人订制”肠内营养液
“精神差、胃口差,每天只能喝下一小碗米汤,身高170,体重只有90斤!”
88岁高龄的王大爷(化名)今年2月份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住进了医院,吃的少,消耗大,营养状况亮起了红灯!
面对严重营养不良的王大爷,主管医师给他用了鼻肠管,准备进行肠内营养,但是肠内营养液没有输注多少,王大爷就出现了明显腹胀,伴随反复的水样腹泻,半个月一直不见好转,大便培养提示肠道菌群紊乱,营养指标急转直下,王大爷和家属都很着急,怎么办?
传统肠内营养液竟严重打击胃肠道
“传统的肠内营养液均为固定的配比,整蛋白配方和高能量密度使王大爷脆弱的胃肠道受到了严重打击,所以出现了反复的腹胀腹泻情况。”
主管医师请来了营养科叶飒主任团队为王大爷进行会诊,叶飒团队仔细评估了王大爷的营养状况后分析,患者目前处于高分解代谢,能量消耗增加的状况,胃肠道低灌注与缺血缺氧直接影响了胃肠功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传统的肠内营养制剂并不能满足王大爷目前的营养治疗需求。
为此,叶飒团队根据患者病史、营养状况、腹胀腹泻的胃肠道症状等,制定了预消化低渗透压肠内营养配制液,并在此后的营养查房及复诊过程中,根据王大爷的营养状况及胃肠道情况及时调整肠内营养配制液配方。
经过2个月的长期随访,王大爷的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等)均有了明显好转,肚子软了,再也不腹泻了,体重也有了稳步的增长,这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叶飒(左)正在查房
用“个性化”解决患者严重反应
叶飒主任介绍,肠内营养是指具有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患者,因机体病理、生理改变或一些治疗的特殊要求,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式提供营养素,从而满足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治疗方法,是营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临床常用的传统肠内营养液均为固定的营养素配比、能量密度、渗透压。重症、胃肠道功能差或肿瘤患者常常出现对传统肠内营养液不耐受,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使得营养不良不仅得不到改善,反而导致病情恶化。
营养科肠内营养配制室的个性化肠内营养配制液可以解决上述难点。
肠内营养配制室目前提供糖尿病型、肾病型、肿瘤型、呼吸病型、胃肠功能不全型等多种疾病类型的肠内营养个性化配制。与传统肠内营养配制液相比,个性化肠内营养配制液的类型、营养素配比、能量密度、渗透压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能有效降低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经口摄食不足或不能经口摄食患者,需口服营养补充(ONS)患者,管饲患者,辅助放、化疗的肿瘤患者等均适用于肠内营养配制液。此外,肠内营养配制液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宏量营养素及微量营养素的个性化调整,真正满足个性化需求。
营养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要开展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肾脏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外科围手术期、围孕产期等的临床营养治疗,提供临床患者个性化肠内营养液的配制,特医食品的选择等。目前开设营养科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及肿瘤营养专科门诊、肥胖联合门诊、2型糖尿病逆转联合门诊、延缓肾衰门诊等。
专家介绍
叶飒
浙江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及危重症、肿瘤、外科围手术期、代谢性疾病(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等的临床营养治疗。
营养科陈颖供稿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及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