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基层卫生服务迎来“智慧升级”,互联网+促进分级诊疗格局

2022-05-23 13:29   携康

为了更好地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发挥其疾病防治第一道防线的首诊作用,相信越来越多的基层卫生机构将借力“互联网+”和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发展,持续推进分级诊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提供最基本的卫生健康服务,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总量不断增加,医疗资源日益丰富。但相对于居民的健康需求来讲,还存在不足,“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美好愿景尚未广泛实现。

 “十四五”时期,从需求侧看,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突发急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影响和危害大,慢性病负担日益沉重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职业健康、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从供给侧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区域分布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

多举措赋能进基层卫生服务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关口前移医防协同。立足更精准更有效的预防,优先保障公共卫生投入,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高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应急处置和综合救治能力。坚持急慢并重,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补齐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短板弱项。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医疗联合体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关于推广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的通知》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统筹规划;推动省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规范医联体建设和管理,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畅通医联体内慢性病患者双向转诊渠道;医防协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资源下沉,优质医疗设备助力强基层

长期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与复杂严峻的公共卫生安全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相比,与城市大医院的快速发展相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存在不少短板,其中,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基层,很多医生的检查设备还停留在老三样:听诊器、温度计和血压计。医生检查后将结果手写到纸上,然后装订成册形成居民的健康档案。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工作效率低,数据易出错,经不起考核检验。

为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职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健康企业纷纷在设备上发力,其中,许多生命体征数据采集与应用管理服务商就以智能健康检测一体机和智能健康服务包等专业设备为载体,将人体的各项健康指数检测项目集中到一个工作台上,为基层建立智能健康管理中心(健康小屋),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有效解决基层卫生机构“人手少、任务重、设备差”等难题,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

在健康小屋,每天都会有居民按照语音和操作面板提示自助完成健康检测项目,测量身高体重、血压、中医体质、肺功能、骨密度等检测项目,智能健康检测一体机会自动生成电子报告,给予健康建议。自助式体验,操作简单,易于使用,不仅培养了居民的健康意识,还能以相对较低的服务成本,提高和加强基层医疗资源的供给能力,形成高效、优质、廉价、连续、便捷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上下联动,互联网促进分级诊疗落地

基层是卫生体系的核心和枢纽,也是推进分级诊疗的核心力量。世界卫生组织认为80%的医疗需求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然而,居民在患病就诊时的首选依然是大型医院,甚至不惜长途跋涉跨区县、跨省市就医,造成了大型三甲医院人满为患,而本地医院门可罗雀的情况屡见不鲜,同时,患者还因为高昂的医疗费用支出变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我国分级诊疗“徒有其形,而未得其实”。究其原因,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三甲医院还不能实现充分的数据共享和互联,这是基层患者留失的难点所在。

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方针,实现“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发展路径,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医共体建设,各地纷纷尝试引进互联网技术推动分级诊疗落地。“互联网+医疗健康”企业所推出的医共体一体化解决方案,多融合移动智能终端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以智能云平台联结县、乡、村三级一体,开放标准接口连通公卫、医保、HIS等系统,并通过智能检测平台连接院内(血球、生化、B超)数据,形成全面完善的健康数据档案。有效应用于公卫体检、家医签约、慢病随访、疾病筛查、预约挂号、远程问诊、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等多个服务场景,从而实现向上可连接上级医院及公卫系统,保证健康档案动态、连续,并接入县域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人员、业务全过程监管;向下可精准触达居民医疗健康需求,提升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从而有效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为了更好地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发挥其疾病防治第一道防线的首诊作用,相信越来越多的基层卫生机构将借力“互联网+”和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发展,持续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最终实现“大病不出县域”的目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疗,服务,诊疗,基层,健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