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丨2022人工肝专项基金发布会成功召开!

2022
06/07

+
分享
评论
肝胆相照平台
A-
A+

5月21日,重肝在线第91期举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巡讲启动会暨2022人工肝专项基金发布会!

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在我国多省市开展已有数十年,覆盖范围广,但各地区对治疗时机、治疗模式的选择、血管通路的建立、抗凝剂的使用、常见机器报警处理、治疗的流程与管理,乃至人工肝治疗室的布局等,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仍存在不少差异。

近日,《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重磅发布,为人工肝规范应用带来权威指导。

5月21日,重肝在线第91期举行《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巡讲启动会暨2022人工肝专项基金发布会!

21211653218304312

会议由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教授,南开大学人民医院韩涛教授任大会主席。肝胆相照平台对会议进行了全程直播。

8641653218304493

段钟平教授致辞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技术的发展,延伸出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等在内的十几种治疗模式,人工肝治疗过程中所用到的药品、医疗器械也日益增多。另外,人工肝治疗技术越来越倾向于个体化的应用,临床前景广阔。为规范人工肝技术,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制定了《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共识》强调规范性与临床实用性,对规范与提升临床人工肝诊治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0061653218304648

韩涛教授致辞时表示,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在我国应用广泛,在肝衰竭救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在其他疾病的临床应用也得到了拓展,但也存在着如何规范临床应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该《共识》凝聚国内众多人工肝领域权威专家智慧、经验,对规范和进一步提升人工肝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3741653218304822

陈煜教授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自发布以来,备受临床医生关注,本次会议请到《共识》参与专家进行解读,希望对临床医生能有所帮助。

权威专家全方位解读

24441653218304901

刘鸿凌教授就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时机选择进行介绍。刘教授指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前、早、中期及部分晚期患者;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术后、移植肝无功能期患者;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等可采用具体不同的人工肝模式进行治疗。   禁忌人群主要包括严重活动性出血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血制品或药品如血浆、肝素和鱼精蛋白等严重过敏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心脑梗死非稳定期者等。   对于人工肝治疗时机的选择,应结合患者疾病病理生理特点、人工肝模式原理及治疗目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确定,总体原则为“早诊断、早治疗”。

49681653218305262

游绍莉教授讲解了人工肝治疗血管通路的建立,目前常用的人工肝血管通路建立方法有中心静脉置管法、外周血管穿刺法或两者结合。游教授着重介绍了血管通路建立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包括置管处出血、瘀斑、血肿;误穿刺动脉;血流量不足或血液动力不稳定;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对于并发症要遵循预防为主,及时处置的原则。

21291653218305718

周莉教授从原理、参数设置、应用要点、优缺点及适用人群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血浆置换/选择性血浆置换(PE/SPE)。周教授介绍,血浆置换模式包括膜式与离心式两种,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广谱快速高效清除各种毒素、治疗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肝衰竭、肝衰竭前期;高胆红素血症;血中存在大分子或与白蛋白结合的致病介质的其他疾病,如冷球蛋白血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症肌无力等。

16201653218306107

姚佳教授介绍人工肝血液灌注(HP)/血浆灌流(PP)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技术模式。姚教授指出,HP/PP、DPMAS都是基于吸附原理清除有害物质的血液净化模式,具有吸附范围广、清除毒素范围大、不依赖血浆的优势。共同的缺点在于不能补充血浆成分,会丢失部分白蛋白和凝血因子。

HP/PP适用于肝衰竭伴肝性脑病、肝衰竭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内毒素血症、急性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肝衰竭患者凝血差,不推荐行HP。

DPMAS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衰竭、肝衰竭前期、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也可用于伴有肝性脑病者、肝移植围手术期治疗、伴有黄疸的MODS或脓毒症等。

95601653218306269

林建辉教授就人工肝血浆透析滤过(PDF)技术进行介绍,PDF使用的置换液主要包括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溶液、其他血浆代用品。HDF可同时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又可补充体内缺乏的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物质,还能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后血液中毒素的反跳相对更少,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衡综合征、组织水肿等并发症。适用于肝衰竭患者(尤其是合并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SIRS、中毒、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人群。

68911653218306420

王灿教授解读人工肝血液滤过(HF)/血液透析(HD)/血液滤过透析(HDF)部分。王教授表示,因肝衰竭时患者体内毒素成分复杂,故HF/HD/HDF目前通常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联合使用。它们的优点在于清除中、小分子物质效率较高,能快速纠正容量过负荷,准确地进行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调节;但对大分子毒素、蛋白结合毒素等清除效率低。适用于肝衰竭、肝衰竭前期以及其他类型疾病伴有难以纠正的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者;肾功能不全患者;肝衰竭合并脑水肿、肝性脑病者;中毒性肝病;SIRS等人群。王教授分享经验时指出,临床医生应熟知各种血液净化技术的原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运用自如;还应加强多学科协作,将治疗受益最大化。

71261653218306561

4171653218306699

86271653218306756

杨荣利教授、王荣琦教授、李磊教授 分别就人工肝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了 解读。

56651653218307195

李荣宽教授围绕人工肝组合模式进行解读,李教授强调,当患者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或面临多个问题(如高胆红素血症、肾功能不全、水/电解质/酸碱失衡)需要解决,或血浆来源不足时,建议采取组合模式。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疾病状态、各人工肝模式的特点、实际设备条件、可获得的血浆量、患者经济情况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最合适的人工肝组合模式,联合增效或扬长避短,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李教授就DPMAS+PE、PE+HDF、HDF+DPMAS、PDF+PP、PE+PP+HDF等5种组合模式的应用要点、优缺点及适用人群进行了详细介绍。

11071653218307333

李爽教授解读人工肝治疗的肝素抗凝,李教授介绍,肝素抗凝适用于无明确活动性出血或出血风险低,或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对于既往存在肝素过敏史、既往诊断过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目前存在明确活动性出血的患者,不推荐应用肝素抗凝。李教授还就全身肝素抗凝法、低分子肝素抗凝法、体外肝素抗凝法等进行了介绍,强调肝素用量的个体化,并指出ACT、APTT是肝素抗凝过程中常用的监测指标。

27311653218307484

白浪教授就局部枸橼酸抗凝(RCA)进行解读,白教授指出,与肝素抗凝相比,RCA可明显降低出血风险,并可避免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对于凝血功能已经明显异常的肝衰竭患者,特别是存在明确活动性出血,或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使用禁忌的患者,RCA是人工肝可选的重要抗凝方式。在枸橼酸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枸橼酸蓄积、代谢性碱中毒、低钙血症、高钙血症、高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低氧血症(P02<60mmHg)、组织灌注差(血压<90/60mmHg)及肝功能异常(TB>2ULN)是RCA使用的禁忌证,存在其中任意一条为相对禁忌证,存在任意2条或3条为绝对禁忌证。

50211653218307582

李颖护士长解读人工肝治疗中常见机器报警及处理,李护士长指出,报警类型主要包括压力类报警、空气监测类报警、漏血报警及其他报警,并就各种报警内容的原因及相关处理措施进行分析解读。李护士长强调,除了要了 解各种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方式,最重要的是要细心,细节将决定成败。

83041653218307899

李俊峰教授就人工肝治疗的流程及管理进行解读,李教授指出,人工肝治疗技术的标准化管理及全流程规范应用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在人工肝治疗前、中、后,医生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医务人员的高效协作、个体化治疗模式的确定、良好的护理质量是人工肝治疗的重要环节。李教授就人工肝治疗前、中、后医生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强调。

78031653218308036

辛永宁教授介绍人工肝治疗室的设置和布局,从人工肝治疗室的设计原则和布局;感控要求;设备及物品;人员配备标准、要求及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讲解。辛教授指出,人工肝治疗室要划分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并将义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分开;人员配备方面,人工肝中心应配备负责人1名,医师1-2名,护士长1名,护士通常与人工肝机数量按1:1配备;避免患者交叉感染,做到分机分床治疗。

乘风破浪 2022年度“人工肝专项基金”发布

76981653218308165

为进一步支持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满足肝病医生的诊疗需求,尽快推进我国在人工肝领域的诊疗进步和科研水平提升,北京肝胆相照公益基金会决定在2022年度继续设立“人工肝专项基金”。会上,周海洋秘书长介绍了该项目,包括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申报要求、申报时间(2022年5月22日-2022年7月22日)、申报实施流程、经费预算等,并宣布项目正式启动。

17221653218308731

韩涛教授作会议总结时,对各位与会专家表示感谢。韩教授表示,本次会议是《共识》解读启动会,未来还将进行《共识》解读巡讲,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人工肝技术的发展。

风劲扬帆正当时,人工肝技术的应用为重症肝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好的技术需要规范,更需要推广,《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年版)》的发布及2022年“人工肝专项基金”的启动,对规范与提升、推广人工肝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携手并进,助力人工肝事业迈向新的辉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治疗,教授,人工,血液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