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退培的规培生,都在想什么?

2022
05/23

+
分享
评论
规培医生
A-
A+

既然规培了,那就做到全国统一,并对规培生提出的关心问题进行及时答疑。

我就职的医院也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基地,这些年规培生来一批去一批,感觉已是流水线般操作了。从整体来看,经过规培后的这些医生们确实有了不少的进步,除了医疗专业诊疗的规范和水平的提高,在为人处世上,也是更上一层楼。就怕那些培训之后连个简单的基本操作都考不过,想法还单纯简单,这些人走上社会往往大概率会吃亏。

这几年也遇到这样一批规培生,印象比较深刻,就是中途退培的规培生们,前几年所谓的规培黑名单,对无故退培的纳入黑名单,3年内无法进入系统规培;其实多数基地,协议退培后并不影响这些规培生来年的重新规培。

私下也和这些规培生们交流过,这些规培生退培理由多样,多数还是考研走了,还有一部分因为要回老家医院上班,还要一些么对单位心寒的或者自己犯错呆不下去的或者有其它追求。不过最本质的还是我们还不够好,让他们无法安心规培或者没有安全感,从他们的反馈中也整理了如下几点。


  1. 有些带教教学任务低级!

都说规培要分层次教学,第一年和第三年教的东西应该也不一样,可是有的规培生反映,第一年规培写写大病历、贴化验单、当传话筒也认了,第三年规培还在干这样的活,有点说不过去了。每3个月轮一个科室,每个科室都是问诊病史然后书写病历、病程,跟着查房,有些操作没遇到可能也就没法做了,有些操作可能带教老师自己都不会。3个月看到的都只是一些皮毛,教学方式感觉和实习生一样,想想3年下来能学到啥?就这样浑浑噩噩?

本科规培的学生不考研也不是说智力不行,有相当一部分迫于生活,可结果生活过得还是不尽人意,待遇低,没技术,没学历,找不到单位,这些恐惧和窘迫,还不如再拼一把?不想耽误自己,于是有些人选择考研走了。

有些带教不用心教!

想想临床上要是出了事情、投诉,当事医生自己都像泥菩萨一样自身难保,没人保护,自己受气,那要是学生犯错了还能得了?最后还是得怪带教,那带教老师怎么可能会放手容易引起纠纷和投诉的活。病人要是知道因为学徒操作不当导致的并发症或者额外的伤害,还不暴跳如雷?!

而且医生内部内卷,最大的还是收入,绩效可是靠工作量做出来的,带教花大量时间教学,补贴也就那么百把块钱,现在临床的活超级多,医生自己的活都要加班加点干,怎么会手把手一分一秒的教?时间耗下去学生不一定领情,还影响自己的工作量,所以带教很难用心去教,毕竟临床分心的项目比较多;而且不少科室正因为高年资医生、骨干医生忙的要死,承担带教任务多还是新入职的住院医师来承担。规培生带教,不是说主治以上才可以带教么?可是现实呢......


有些医生思想有问题!

有的科室师资力量紧缺、人手不足,再加上有些老师没有带教的实力和培养意识 ,有的对学生要求变态,没干好或者干不好就辱骂、人身攻击规培学员;或者因把握学生出科成绩控制权,对学生提出各自非教学要求。

想想老一批的医生哪有经历什么规培,所以对现在的规培生教学自身都欠规范,而且同样的医院、同样的科室医生之间都有水平差距,学生的水平和思想也就受限于带教医生的层次。


有些带教实力堪忧!学生沦为劳动力

有些带教没什么实力,有些规培生觉得带教都没有自己强,教么没啥干货,结果么人是要在科室,一天到晚干杂事,被各种医生呼来唤去,快30岁的人,太受气了!

要是拒绝,就会被扣帽子,出科成绩不合格;有学生反映轮心内科就是病房几十号病人拉心电图,测血压;到内分泌科就是病房几十号病人测血糖。

打杂的本身也许是学习的一部分;不过实力还是靠自己多练,试想3个月轮1个科室,能修炼提升的多高?


有政策,不用规培,也可以考中级?

到现在还有人网上吐槽,有地方考中级不要求规培证,有的地方不用规培;为什么会有信息不对称,政策不统一?官方也未能出来解释,不解释就不解释吧,可真就有人没规培就聘中级,还是执行新政后的这批人里。

这就好比大家都在遵守秩序排队,有些人插队,还没人管?好处被占尽!

好比疫情期间,大家都隔离在小区吃着官方规定的唯一渠道送进来蔬菜,有的人却通过特殊关系渠道吃香喝辣,能不炸锅么?

反正现在各地有各地的策略,这是这些不统一,有些人看不到希望,都被吓的退出医疗圈了。

既然通过规培后,依旧多数独力诊疗能力不够,那培训的意义呢?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提升专业水平,可是规培结束后,那些非自己专科的操作和知识也多少会随着时间淡忘些。


最后那些退培生说了自己的几点希望:

  1. 规培实力、待遇各地差异之大,每个人都有选择更好的权利不是么?希望既然规培了,那就在一些政策上做到全国统一,并对规培生提出的关心问题进行及时答疑。

  2. 希望有规培带教的管理系统,由学生进行匿名评价打分,对不合格的带教予抵制。

  3. 老师有选择规培生的权利,规培生也应该有选择带教的权利;这样可以尽可能选择会教的更多对规培生更关爱的老师,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提升。

  4. 平时的分数应该加大比例,规培应该是个注重过程的培训,而不应该只看结果,就只是看结业考试成绩。

  5. 多给本科规培生一些机会,把规培招生考试作为在职研究生的入学考试,进入规培后直接默认就是进入研究生班学习,规培结束成绩优秀者或者按一定比例授予硕士学位!

  6. 规培待遇不能是一刀切,干得多和干得少的拿的一样,就会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给予一定的比例作为考核后的成绩拿钱,这样会增加规培生积极性。当然待遇本就低的地方不要这样做。

  7. 为什么有单位委培和社会规培的分类,能不能干脆做到统一,全部以社会人规培后再选择单位入职,入职时用人单位必须把本科规培生和研究生同等对待,不同等对待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惩罚。

可能有些天马行空了,不过想法这么多,也是为了规培制度更加的完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规培生,研究生,退培,科室,医生,入职,政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