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洁癖者的心声:糟糕的人是你,是他,绝对不是我

2022-05-20 14:47

洁癖往往和家庭文化、生活习惯、亲密关系等息息相关(除了自身的性格特点,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比重也很大)。

✿ 洁癖者 ✿

“糟糕的人是你,是他,绝对不是我!”

当爱干净成为一种稳固的性格特质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这种爱干净就会被称为“洁癖”,又叫“清洁强迫症”。此时,爱干净就有了丰富的心理意义。

洁癖的心理含义之一

是贬低他人,拒绝关系。

在洁癖者的感觉里,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都携带病毒和细菌,有时还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他人的嫌弃。

真实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他们对自己充满负面的评价,总害怕自己做不好某些事,害怕自己被确证是一个失败的、糟糕的人。

为了防止自己的“真实面目”浮出水面,潜意识就发展出洁癖的症状,通过想象环境和别人的危险性,把自己隔绝(保护)起来,既把糟糕的形象置放在别人身上,又成功拒绝了别人的靠近。

让你喜欢这世界

洁癖的心理含义之二

是对内疚的防御。

洁癖的核心感觉是焦虑和恐惧,他们总有一种感觉:到处都是足以致病甚至致死的病毒、细菌、脏东西,必须奋力清除,才能让自己健康地存活下来。

实际的情况却是,他们通过这些清除的动作,防止自己听到潜意识深处的声音:我太坏了,我应该被惩罚,我可能会被杀死。

他们可能有一些禁忌的幻想,比如攻击他人、挑战道德伦理、亵渎宗教信仰等,在心理感觉上,这些幻想不仅仅是头脑的想法,而是已经付诸实施,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性。

正是这种心理等价模式,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觉得自己是不洁的、糟糕的、令人唾弃的,认为自己污染了纯净的世界。

所以在潜意识深处,他们总是隐隐地渴望着,秘密地等待着,有一天自己会被病毒和细菌杀死,得到“应有的惩罚”,以便从强烈的内疚和自罪中得到解脱。

✿ 综上所述 ✿

洁癖往往和家庭文化、生活习惯、亲密关系等息息相关(除了自身的性格特点,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比重也很大)。

在进行心理治疗之后,当人们停止某些挑战社会禁忌的行为,或理解了潜意识深处的幻想之后,洁癖自然就会慢慢消失。

我还观察到,有些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治疗,但会在搬家、换城市、换国家之后,洁癖症状神奇地得到了缓解,甚至消失不见。

本文摘自肖雪萍新书

《虽然不容易,但是没关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洁癖,糟糕,心理,潜意识,感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