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一县一策”强化卫生健康服务
“一县一策”强化卫生健康服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坚持“一县一策”,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在卫生健康方面,《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服务供给,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养老托育和康复服务,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
《意见》要求,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县级医院(含中医院)提标改造,提高传染病检测诊治和重症监护救治能力,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县级急救中心;支持县域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完善县级医院,推动达到三级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推进县级疾控中心建设,配齐疾病监测预警、实验室检测、现场处置等设备;完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施设备;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三甲医院对薄弱县级医院的帮扶机制。
《意见》指出,要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鼓励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推行派驻、巡诊、轮岗等方式,鼓励发展远程医疗,提升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发展乡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意见》要求,发展养老托育服务。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提供基本养老和长期照护服务;扩大普惠养老床位供给,扶持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提供失能护理、日间照料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幼儿;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托养、综合服务设施。(来源:健康报)
国家医保局: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成
从国家医保局获悉:历经两年多时间,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目前,医保信息平台已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上线,有效覆盖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约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为13.6亿参保人提供优质医保服务。
据介绍,医保信息平台涵盖支付方式、跨省份异地就医、公共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目前已陆续落地应用,可满足几百个统筹区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新平台已经在异地就医结算、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智能监管、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价格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新平台功能完备、响应高效、运行稳定,住院结算平均响应时间约0.8秒,比旧系统性能平均提升3至5倍。医保信息平台形成了标准全国统一、数据两级集中、平台分级部署、网络全面覆盖、项目建设规范、安全保障有力的平台格局,支撑医保跨区域、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融通,实现医保业务“一网通办”“一窗办结”。(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发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要达到以下目标:全国护士总数达到55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护士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老年、中医、社区和居家护理服务供给显著增加,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调动护士队伍积极性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
《规划》明确7项主要任务:一是完善护理服务体系,优化护理资源布局,增加护理服务供给;二是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持续增加护士数量,加强护士培养培训,保障护士合法权益,调动护士积极性;三是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优质护理,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四是补齐护理短板,加快发展老年医疗护理,实施老年医疗护理提升行动,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安宁疗护;五是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结合发展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等要求,着力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六是推动中医护理发展,健全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操作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七是加强护理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间护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护理管理、制度政策、人才培养、护理技术等方面加大交流合作的力度。
《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发布 提出这些目标
日前,国家药监局印发《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在“十四五”期间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
《规划》指出,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要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跨越式发展,这对于药品审评审批效率和药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仍有诸多不足,信息技术和监管业务的融合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数据驱动与知识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信息资源统筹建设和运营管理有待优化,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仍需进一步加强。
《规划》提出了“大平台”支撑更完善、“大数据”驱动更智能、“大系统”应用更全面的建设目标。《规划》明确,“十四五”期末,以支撑药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完善的药品智慧监管技术框架: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全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推进药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完善品种档案,建立安全信用档案,提高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监管水平;
另外,健全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药品重点品种可追溯;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在医疗、医保、医药领域的联动应用;加强化妆品监管业务信息化应用整合及移动化建设;推动药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药品监管社会共治体系,提升公众对药品安全的参与度,使人民群众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更加满意、更加放心。(来源:人民网)
北京已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39项
日前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目前,北京市已开展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39项,7362名护士在实体医疗机构进行了注册、备案,可为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李昂介绍,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必须有5年以上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有护师以上技术职称,并在线下实体医疗机构进行备案和注册。目前,北京市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已达39项,包括健康评估和指导8项、临床护理20项、专业护理7项、康复护理2项、安宁疗护和中医护理各1项。
北京市将继续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着力建设一个覆盖疾病全过程的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资源布局,继续增加对老年人服务的供给,丰富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来源:人民网)
海南将建设“一东一西”两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近日,海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海南省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深化医改经验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市县认真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其中,海南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建设“一东一西”两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逐步扩大药品集采范围,2022年底前采购品种数超过500个。(来源:CHIMA)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