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发生血液体液暴露并且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医院工作人员相关情况进行详细定量分析。对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采用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进行医疗废物相关职业暴露定性分析。观察法采用了非参与性观察。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物品。职业暴露是指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意外暴露于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物品或者环境,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根据暴露方式,职业暴露可分为血液体液暴露和呼吸道暴露。
医疗卫生机构每日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各类致病病原微生物寄存在医疗废物上,医院工作人员在处置、收集、转运、交接和贮存医疗废物时,经常发生医疗废物相关职业暴露。
本文对某三级综合医院内1300名工作人员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发生并上报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统计,采用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对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进行定性分析。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考虑到各岗位工作中可能接触到医疗废物的各种情况,本研究以某三级综合医院全院 130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包括医生、护士、病区工友和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
2. 研究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发生血液体液暴露并且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医院工作人员相关情况进行详细定量分析。对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采用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进行医疗废物相关职业暴露定性分析。观察法采用了非参与性观察,主要观察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流程,包括收集医疗废物前的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废物回收专业路线、专用医疗废物收集车的使用;在各病区收集医疗废物的过程、检查医疗废物包装、分类;称重、扫码、记录、双方签名;医疗废物运至暂存处的路线和过程;专职收集人员与集中处置单位回收人员交接、双方签名;暂存地消毒;资料归档和保存。
深入访谈法采用非结构访谈法,访谈步骤:
(1)时间、地点、调查对象选择等准备工作;
(2)设计医疗废物相关职业暴露访谈提纲;
(3)对访谈员进行选择与培训;
(4)现场访谈;
(5)访谈结果分析。
结果
1. 发生医疗废物相关血液体液暴露的环节
该院工作人员2019年发生并上报血液体液暴露30例次,发生率2.3%;2020年发生并上报血液体液暴露23例次,发生率1.7%,两年共53例次,暴露环节中与医疗废物相关血液体液暴露所占比重最大,为 30例次,占比56%,其中整理废弃锐器物16例。
2. 发生医疗废物相关血液体液暴露人员类别
血液体液暴露53例中,护士43例次,占比81.1%;医生7例,占比13.2%。
3. 对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进行的定性调查
日常工作中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也存在,但是由于此类人员上报依从性较差,无法做定量分析,所以对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采用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其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易发生血液体液暴露和呼吸道暴露。
讨论
1. 发生医疗废物相关血液体液暴露的环节
调查显示,整理废弃锐器物占医疗废物相关血液体液暴露环节比例最高,其中二次分拣整理废弃锐器物7例次,频率最高,许多暴露者解释由于他人处置废弃锐器物不当,当二次分拣整理时,易被隐匿在其他物品中的锐器刺伤,如整理使用过的清创包时,被包裹中的锐器刺伤;分离废弃注射器的针头6例次,其余为回套废弃针帽3例次,双手操作2次,单手操作1次。
在处理废弃物环节中,被突出利器盒锐器刺伤有8例次。运送锐器废弃物在医疗废物相关血液体液暴露的环节中共5例次。医院应该根据暴露环节的频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制定相关奖惩措施和监管重点,加强对由于医务人员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导致收集人员针刺伤等情况的督查。
2. 发生医疗废物相关血液体液暴露人员类别
调查显示,护士占医疗废物相关血液体液暴露总人数比例最高,主要原因为护士工作琐碎、繁忙,与医疗废物接触机会多。科室普通护士大部分是中等工作年限、主管护师职称,对针刺伤知识掌握不全,工作量大、时间长、工作使命感不强,导致工作注意力下降。管理人员尤其是护理部应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强化针刺伤培训,调整护士工作量,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规避,对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减少职业倦怠。
3. 对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进行的定性调查
医疗废物处置专职人员在调查中没有上报一例职业暴露,所以对其采用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进行定性分析。经非参与性观察法的调查发现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的自我防护措施不到位:帽子、口罩、防护服、橡胶鞋、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佩戴不正确;医务人员医疗废物混放引起专职人员职业暴露: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放,收集人员进行二次分类、损伤性废物与感染性废物混放导致医疗废物袋破损,增加暴露风险;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欠规范:在收集、运送医疗废物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医疗废物外泄;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流程不熟悉,上报意识差。
后勤和院感管理人员应针对以上问题,逐一指正,规范操作,及时监管。
经非结构访谈法发现,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工作量大,收集和运送医疗废物时匆忙,易发生职业暴露,但是由于侥幸心理,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置较敷衍;另一方面因为预防费用较高,担心医院责怪,觉得流程繁琐、怕麻烦,所以上报依从性很低。
在处置、收集、运送、交接、贮存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产生的医疗废物时,佩戴口罩不够正确、存在口罩脱落现象,当防护物资紧张时,使用不合格的口罩与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产生的医疗废物接触,由于手卫生知识欠缺、洗手依从性差,偶尔用携带医疗废物的手接触口鼻、眼结膜等部位,这些都属于呼吸道暴露。管理部门应该对专职人员进行引导,强调职业暴露的危害性,消除其害怕责怪的消极情绪,简化上报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存在,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呼吸道暴露问题更加严峻,需要规范防护用品的佩戴,尤其是口罩,进一步提高洗手依从性。专职人员表示,自2018年医院使用医疗废物信息化系统后,医疗废物处置更加规范,系统全面监督医疗废物的分类、称重、路线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由于医疗废物二维码能实时监控到科室和个人,促使病区和诊疗区的工作人员从源头上准确分类医疗废物,降低相关职业暴露;另一方面,医疗废物处置公司在暂存点的医疗废物运送,都是自动化操控,减少了二次称重和专职人员的相关职业暴露。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