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聊聊手足口病——由抗体检测所想到的

2022-05-20 19:56

诊疗标准不考虑疫苗因素可能会引发误诊

昨天说到抗体的事儿,想起了这几年遇到最多关于抗体检测的问题就在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上市都上市6年了,诊断标准仍没有考虑疫苗也会诱导抗体产生的问题,甚至一些医院仍旧拿着抗体检测阳性结果(不仅是疾病急性期的IgM)作为诊断标准。 这几年遇到相关的问题不少,最多的就是拿着医院的抗体检查结果(IgM / IgG)问是不是疫苗没用的,比如:

 ①打完疫苗一周多得手足口病,EV71 IgM阳性被判定为确诊(这还算好的);

 ②疫苗接种后超过1年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检查EV71的IgG阳性被判定为确诊; 

 ③接种过EV71疫苗后,EV71和柯萨奇病毒16型(CA16)抗体(IgM或IgG)阳性,被判定为确诊;

 ④CA16抗体阳性但打过EV71疫苗,被医生判定为EV71感染;

 ⑤出现手足口病症状,EV71检查结果阴性,告诉家长孩子EV71感染,然后开“抗病毒药”…… 

上述这些案例都是家长咨询过的问题(不排除有主观描述错误),从开头可能不懂疫苗导致的结果到后边如同开玩笑一样的诊断方式,真的挺让人费解的。

 一方面,诊疗标准不考虑疫苗因素可能会引发误诊,造成药物(尤其抗生素)滥用;

另一方面,预防和临床的割裂以及学习不足的问题也可见一斑。 

总之,真的希望国内的“指南”、“专家共识”、“诊疗规范”等文件能越来越细致,对专业人员更容易触达……

愿天下无疫。

=丸=

免责声明:本文为个人兴趣创作,仅为让更多普通人对疫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内容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单位、机构,未接受任何形式赞助,所使用的素材均来源于公开网络,如果内容有误,大家多做自我批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手足口病,EV71,IgM,IgG,抗体,聊聊,检测,疫苗,阳性,判定,确诊,结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