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是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食物和饮料,目的是补充正餐摄入的不足。不是所有零食都不能吃,而是应当有选择性的、适度的给孩子吃一些健康安全的零食。
2022年5月20日是第33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我国6至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学生的超重肥胖问题不容乐观。
18岁的她,身患多种疾病都和吃有关
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门诊,就有过这样一位女患者。小杨今年18岁,身高167cm,体重已经有112kg,BMI为40kg/m2,属于重度肥胖。平时饮食不规律,喜欢吃零食,压力大的时候经常通过吃一些辣条、薯片、蛋糕、巧克力来解压,饮水大多也以甜饮料为主。
经过相关医学检查发现,除了肥胖之外,她还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与肥胖有关的疾病。本正值花季的少女,却被多种疾病困扰,实在令人惋惜,但这个病例也让很多家长犯难,除了正餐以外,到底应不应该给孩子吃零食?
零食选择有讲究,这三类零食尽量不吃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营养科许杰超营养师表示,一般来说,零食是非正餐时间食用的各种食物和饮料,目的是补充正餐摄入的不足。不是所有零食都不能吃,而是应当有选择性的、适度的给孩子吃一些健康安全的零食。像新鲜水果、牛奶(或酸奶、奶酪)、坚果(原味的)、煮玉米、蒸红薯、全麦面包、无糖麦片等都是可以的,而像含反式脂肪酸、含油盐糖较高、有多种添加剂的食品,如薯片、辣条、火腿肠、泡面、炸鸡块等就尽量不要给孩子吃。
同时,注意饭前、饭后30分钟,玩耍、看电视、睡前30分钟不要吃零食。当然,孩子偶尔想放纵一下,家长们可以通过化整为零,以大换小的策略,购买一些小份量、小包装的零食,同时适当调整正餐热量抵消掉零食多摄入的热量。
过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提出,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18.9%的中小学生经常饮用含糖饮料。而现在市面上售卖的大多数饮料都含有大量添加糖,常喝的话容易对孩子造成龋齿、肠道功能紊乱、肥胖等伤害,其中含有的香料、碳酸以及咖啡因,也会导致孩子身体的钙磷比例失调,身体缺钙,影响骨骼发育。
所以建议学生人群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饮料,不要用饮料去代替白开水。如果喝饮料,要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选择“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低的低热量饮料。
吃动平衡,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2020年,一份针对115余万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分别为:小学生6.5%,初中生14.5%,高中生11.8%,大学生为30%。学生群体的体质状况人堪忧,尤其是男同学手无缚鸡之力较为常见,同时,他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强,喜静怕动。
建议学生儿童一周内,平均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体育活动,比如快走、跑步,游泳、打羽毛球、打篮球等,对于低年龄的学生,建议家长多和孩子一起参加各类活动,让学生了解久坐不动和长时间视屏带来的危害,减少使用手机、电脑和看电视的时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