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双艾”肝癌一线成功,解析一线治疗数据及出海可能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根据Globalcan 2018公布新数据,全球肝癌每年新发84w,居恶性肿瘤第6位,死亡78w,居恶性肿瘤第2位。 我国尤其高发,是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每年新发46.6w,死亡42.2w,人口不足全球20%,但肝癌却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早期高复发、晚期差预后,共同导致肝癌5年生存率低,中国只有12.1%,对应美国为20.3%。中国和美国肝炎构成背景不同,中国肝癌HBV病毒背景多余HCV,美国则相反,HCV背景多余HBV。 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现状 近年,晚期肝癌领治疗得到蓬勃发展,国内外继获批一系列靶向药和免疫药,现有一线药物:传统化疗,索拉非尼于2006年FDA获批上市,仑伐替尼于2018年FDA获批上市,“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于2020年FDA获批上市。AZ的HIMALAYA的STRIDE组合III期已经成功,暂未上市。
奥沙利铂为主的系统化疗,疗效有限逐步被淘汰。
索拉非尼:口服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可抑制VEGFR1-3,PDGFR,Raf-MEK-ERK通路。SHARP关键临床研究显示,索拉非尼相比安慰剂,显著延长中位OS(10.7 vs 7.9,HR=0.69,p<0.0001),症状中位进展时间两组相似(4.1 vs 4.9,HR=1.08,p<0.77),显著延长中位影像学进展时间(5.5 vs 2.8, p<0.001),拥有更高的DCR(43% vs32%,p=0.002)。
仑伐替尼:口服小分子,多激酶抑制剂,可抑制VEGFR1-3,FGFR1-4,PDGFRα,KIT,RET。REFLECT关键临床研究显示,仑伐替尼在中位OS上非劣于索拉非尼(13.6 vs 12.3,HR=0.92,95%CI,0.79-1.06),其它次要终点结果都优于索拉非尼,显著延长中位PFS(7.3 vs 3.6,HR=0.65,p<0.0001),显著延长中位至进展时间(mTTP)(7.4 vs 3.7,HR=0.61,p<0.0001),客观缓解率ORR更高(18.8% vs 6.5%,p<0.0001)。
“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A+T):双静脉注射剂,Imbrove-150关键临床研究显示,“A+T”相比索拉非尼,显著延长中位OS(19.2 vs 13.2,HR=0.58,p<0.001),显著延长中位PFS(6.8 vs 4.3,HR=0.59,p<0.001), 客观缓解率ORR更高(27.3% vs 11.9%,p<0.001,recist1.1)。2021 ASCO更新数据显示,中位OS高达19.2个月(vs 索拉非尼 13.4,HR=0.66)。基于此,获批FDA晚期肝癌一线治疗适应症;是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使用的“金标准”。
“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STRIDE组合):双静脉注射剂,双免组合,HIMALAYA关键临床研究显示,相比索拉非尼,中位OS更长为16.4个月(vs 13.8个月),提高ORR为20.1%(vs 5.1%),超长mDoR为22.34个月。
淫羊藿胶囊:传统中医药表现亦不逊色,III期临床研究显示,相比对照组华蟾素片,单药淫羊藿胶囊即可显著延长富集人群患者中位总生存至13.54个月(vs 6.87个月),降低57%死亡风险。
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皆为口服小分子靶向药,中位总生存在12-13个月左右,仑伐相对安全性好点,未来趋势为PDX配角;“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双生物制剂,拥有最长III期mOS为19.2个月,金标准;“度伐利尤单抗+Tremelimumab“(STRIDE组合),双免DoR最长,一旦起效,疗效持久。 恒瑞“双艾”拟申报FDA肝癌一线 5.12日下午,恒瑞公布”双艾“方案国际多中心III期(SHR-1210-III-310)达到主要终点。目前该方案肝癌一线适应症国家局已受理,同时公司计划向FDA提交申报上市,这将是恒瑞国际化重要一步,也是国产PDX向海外进军的重要里程碑。 SHR-1210-III-310(NCT03764293)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探索相比索拉非尼,“双艾“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一线用于不可切或转移性HCC的安全性和疗效,主要终点为IRC评估的PFS和OS,次要终点为TTP、ORR、DCR、DoR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较对照索拉非尼,“双艾”可以显著延长晚期HCC一线患者PFS和OS,双主要终点,双阳性。公司表明:具体结果将于 今年九月ESMO 披露,一起拭目以待。 Clinical Trials上显示SHR-1210-III-310首次公示时间为2018.12.05,实际启动时间为2019.06.10,2022.05.12释放阳性结果。 对标默沙东/卫材的“可乐”组合晚期肝癌一线III期(Leap-002)首次公布时间是2018.10.22,实际启动时间2018.12.31,计划完成时间为2022.07.15,目前还未有结果。 题外话:Leap-002起初计划2022.05.13完成,恒瑞2022.5.12释放消息,这是卡时间了?当然,Leap-002延期了。 “双艾”起步虽晚于“可乐”,最终却完美弯道超车,后发制人。 从启动到成功不足一年时间,告诉大家什么是中国速度,什么是恒瑞速度。
该研究由南京金陵医院肿瘤中心秦叔逵教授担任全球主要研究者,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95家中心共同参与。除去中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韩国、西班牙等重要欧美市场都有参与中心,不存在MRCT问题,除非FDA要求海外人群占比。 简单粗算:除去中国的37个site,其它中心按照每家仅入组一人也有84例受试者,占比为84/534=15.73%(含美国及其它海外中心) 。
肝癌一线新标准罗氏的“A+T“(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于2020.05.29在美国获批上市,对应SHR-1210-III-310首次公布、启动时间皆早于此,不存在伦理问题;进一步讲,双艾属于”PDX+TKI”,更类似于默沙东/卫材的“可乐”,其III期研究(Leap-002)还没释放结果。
吹毛求疵,谈谈“双艾“能被FDA挑毛病可能的点(将另起一文详细叙述):
对照组:“双艾“对照组为索拉非尼,而”可乐“为仑伐替尼(2018.08.15 FDA获批上市)。双艾选择了相对较弱的对照组,理论上研究更易成功。但是仑伐替尼上市的注册研究(REFLECT)也仅是非劣于索拉非尼(mOS两者是差不多的),索拉非尼目前仍是国际NCCN指南推荐的标准治疗之一,既然“双艾“能达到OS终点,想必无可厚非。
安全性:艾瑞卡(卡瑞利珠单抗)有个其它PDX几乎没有的不良反应-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不知道FDA怎么看。首先,RCCEP只是个皮肤相关AE,且多数为1-2级(可管、可控),无需多担心;其次,RCCEP可预测临床疗效,发生并不是坏事;最后,在联合艾坦(阿帕替尼,抗血管生成类TKI)后RCCEP发生率将会极大降低。
既然无III期详细数据,那就一起回顾下“双艾“组合用于晚期肝癌一线/二线著名II期-RESCUE研究。 RESCUE是一项非随机、开放、多中心、II期研究纳入了190例未经治疗(n=70)的或一线靶向治疗难治(n=120)的晚期HCC患者,主要终点为IRC评估的ORR(Recist 1.1),次要终点为ORR(mRecist)、DCR、DoR、PFS、OS等。(这里仅看一线数据) 截至2020.01.10,“双艾“用于晚期HCC一线ORR为34.3%,DCR为77.1%,mDoR为14.8个月,mPFS为5.7个月,12个月OS率为68.2%;≥3级TRAE发生率为77.4%,严重TRAE发生率28.9%。
横向对标,罗氏“A+T“和”默沙东/卫材“可乐”用于晚期HCC一线数据
双艾组合:mOS为20.1个月,12个月OS率68.3%,mPFS为5.7个月,ORR为34.3%,CR为1.4%,DCR为77.1%(RESCUE),≥3级TRAE发生率为77.4%;III期已成功。
“A+T”:mOS为19.2个月,12个月OS率67.2%,mPFS为6.8个月,ORR为27.3%,CR为5.5%,DCR为73.6%,3-4级TRAE发生率为57%;已获FDA及NMPA批准上市。
可乐组合:mOS为22个月,mPFS为8.6个月,ORR为36%,CR为1%,≥3级TRAE发生率为67%(KEYNOTE-524);≥III期LEAP-002还未释放结果。
“
双艾”,“可乐”,“A+T”三组疗效相似,“A+T”的优势为安全性可能会好点,生物大分子贝伐珠单抗确实应该比小分子TKI安全性要好,但也因此给药便捷性不如口服小分子。
综上,看好“双艾“实力,由衷希望国产PDX可以早日出海,彰显中国医药实力。
版权声明:公众号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不代表平台立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