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多人喉咙痛、呕吐!专家:错误消毒有致病风险

2022-05-18 10:00   健康大河南

氯制剂消毒过程中会形成广泛的消毒副产物,温度、有机物含量越高,副产物生成就越多,有一定的致癌风险、细胞毒性、神经毒性和遗传发育毒性,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

近日,微博一则“上海北蔡南新六村乱撒消毒片”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该微博博主称,“小区内到处都是撒落的消毒片,多人已出现喉咙痛、刺眼睛、呕吐等不适症状。”   59511652831849935  

盲目消杀可能带来多种风险

据悉,发文博主为上海北蔡镇南新六村居民。自5月9日起,北蔡镇南新六村居委发放消毒片,并从喇叭告知每日需从自家下水管道投放10片消毒片;5月13日起,小区公共区域的每个窨井盖中也在凌晨被投放了5~6瓶消毒片。而更多消息显示,当地发放是消毒片并非居家消毒中应该使用的“二氧化氯”,其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有专家称,使用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消杀,不仅效果不佳,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更为关键的是,居民一旦遇到上述情况无法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氯制剂消毒过程中会形成广泛的消毒副产物,温度、有机物含量越高,副产物生成就越多,有一定的致癌风险、细胞毒性、神经毒性和遗传发育毒性,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多数情况下,由于残留物会污染环境、水体,对人体的伤害不可控,有中毒风险。含氯制剂一般不能用于大规划的环境消毒,大多在限制区域内使用。   

  此次消毒片的大量投放,造成了当地多位居民出现了头痛、眼痛、咽痛等症状,还有部分儿童出现了呕吐症状。 5月14日晚,北蔡镇防疫办通报,已责成整改,并诚恳地向广大居民朋友表示歉意。上海市爱卫办表示,要求各区以此为戒,举一反三,加强科普与培训,提高消毒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杜绝此类不规范消毒现象。  

消杀争议并非首次出现

事实上,这并非是首次因消杀问题引起争议。不久前,有上海居民曝出消杀不规范使得家中遍布苍蝇的案例。   42191652831851016   

无独有偶,而在相近的时间点,有网友曝出江苏睢宁暴力入户消杀,随意处置居民财物的事件也造成了大范围的影响。 加上本次消毒片错误投放带来的居民不适,居民难免对消杀胆战心惊。  

消杀需规范 更需专业

在疫情爆发至今,已经有许多企业深入参与防疫工作的方方面面,消杀公司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各地的疫情防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同于看起来那么简单,消杀过程由于涉及到污染环境和大量消毒液的使用,其具体过程有着相当严格的规范。针对不同的环境、设备,所采用的消杀方案和设备都有所不同。这意味着,想要完成一次全面无死角地有效消杀,其实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专业培训。而对于普通的常设消杀机构而言,上海当下需消杀的环境数量,显然远超出常备消杀人员规模所能承担的上限。也因此,势必会有大量得不到足够规范培训的人员临时参与消杀活动,这也是导致消杀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条件的限制并不能作为逃脱责任的借口,以本次消毒片事件为例,其实针对如何科学、有效消毒,上海市爱卫办早已多次强调:要避免不科学消毒,同时指出了对六大消毒误区说“不”:  

1.不使用消毒剂直接对人喷洒;

2.不对室外空气进行消毒;

3.不对外环境(绿化、道路、墙面等)进行大规模消毒,包括用无人机、“大炮车”以及对道路播撒生石灰等;

4.不使用消毒无效的方法(如用烟雾机、弥雾机)进行消毒;

5.不在室内有人的情况下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

6.不往下水道大量倒消毒剂、投消毒片。

但凡消毒片调配、发放、散布的过程中,向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过哪怕一次的咨询,或者对相关方案进行过求证,都不会导致这一荒唐事件的发生。对于基层防疫管理部门而言,保证对居民的尊重,保持对专业的尊重,才是避免在长期的防疫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有效手段,也是最大程度提高居民配合度的唯一方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消毒片,消毒剂,消毒,呕吐,防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