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蛇怎么办?
夏季是蛇伤的高发期,蛇伤患者猛增,被毒蛇咬伤的人占多数,此时郊外的蛇开始为冬眠储备能量,四处觅食,因而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不少人被蛇咬伤。他们大多是生活在郊外的农民,也不乏一些外出游玩的“驴友”。如今喜欢野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对野外危险,特别是动植物造成的危险往往估计不足,这些危险,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汪水发在此提醒大家,到外地旅游,人地生疏,如遇突发的身体毛病往往会手足无措,所以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如何避免蛇伤
蛇种不同,活动时间也不同,蛇伤主要集中在白天9-15点和晚上18-22点。远足时要避开人迹罕至的草丛、密林等,可以带上软质的长棍或竹竿,边走边打一打路边的草丛,蛇会迅速逃跑,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在有毒蛇活动的环境中行走时,更要提高警惕,穿高帮鞋、长裤,因为蛇的攻击点一般都集中在腿部。直接尽量避免野外露营,打草惊蛇只适用于大部分蛇,也有性情暴躁的蛇不能惊扰。在翻转石块、采摘野果时要小心观察,一些蛇类经常栖息于树上(比如竹叶青)。
汪水发介绍,虽然一般情况下被大蛇咬伤症状更严重,但很多时候,刚孵化出来的小蛇比蛇妈妈毒性更大,不要认为蛇小,毒性就不强;不要认为没有伤口就没事,即使蛇毒仅接触黏膜,吸收后也可能引起中毒;也不要认为暂时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毒蛇,在分不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的情况下,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尽快送医院处理。
汪水发为患者检查
大多数毒蛇咬伤的症状
每个将要到野外活动的人正确、全面地认识毒蛇和了解蛇伤防治非常必要。毒蛇基本分三大类:神经毒(金环蛇、银环蛇等)、血循毒(蝰蛇、尖吻蝮、竹叶青等)、混合毒(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
大多数毒蛇咬伤的局部症状和体征是:咬伤部位及邻近组织立即出现明显的灼痛,水肿(通常在10分钟内,很少超过30分钟)以及红斑和瘀斑;皮肤可出现紧绷、变色;若不治疗,水肿发展迅速并可在数小时内累及整个肢体;也可出现区域性淋巴管炎和肿大触痛的淋巴结并伴有受伤部位表面的体温升高;在中等度或严重响尾蛇咬伤时,在咬伤后3~6小时内于咬伤的部位出现瘀斑。大多数蛇毒作用的高峰出现于咬伤后4天之内,全身性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出汗,发热,全身乏力虚弱,感觉异常,肌肉自发性收缩,精神状态改变,低血压和休克。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蛇怎么办?
立即远离被蛇咬的地方,如蛇咬住不放,可用棍棒或其他工具促使其离开;如在水中被蛇咬,应立即转移到岸边或船上,以免发生淹溺。
被咬伤部位应限制活动,并保持低于心脏位置。如实在别无他法,救援一时难以到达,可行局部负压吸引,比如附上膜用嘴进行吸引。不要骑车开车,因为蛇伤后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头晕,造成危险。
认蛇,有条件保留蛇样本或拍照,没条件记住蛇的样子,比如颜色,特征,以便对症治疗,不要企图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引起二次被咬。
解压,去除受伤部位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表、较紧衣裤、鞋子等,以免后续的肿胀导致物品无法取出,加重局部伤害。
编辑:宣传科
来源:瓷都晚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