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敬佑生命
尊重生命,敬佑生命
是护理工作的基础
王文雅的信念就是用真诚的爱
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
用专业知识去战胜病人身体的折磨
脚踏实地、不忘护理初心
不断提升自我,是她永远的追求
身为90后的王文雅已在护理岗位工作12年,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副护士长,她不断提升自己,曾获得江苏省护理品管圈大赛二等奖,院技能大赛二等奖,淮安市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等,获院新技术引进奖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著核心期刊文章一篇,省级期刊文章一篇,也多次获得院“优秀护士”、“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也曾多次组织公益活动,如国际血友病日活动、国际慢粒日活动等。
外在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王文雅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为他人输液,这个人就是她的母亲。当时,她在学校刚学了扎针,妈妈说:“闺女,刚好妈妈给你练练手!”父亲也一直跟她反复强调:“生病的人是很痛苦的,既然做了护士就要技术好、态度好,病人发脾气你要多忍耐,人生病的时候心情不好,要多体谅。”父母的教导对她影响很大,实习后又遇到了很多特别优秀的老师,她们的言传身教对王文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文雅副护士长示教置管流程
刚到血液科时,王文雅不太适应,这里的患者仿佛是玻璃人,做事要轻手轻脚、说话要轻声细语,一不小心磕到碰到患者可能就会淤青,患者询问病情和药物时,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因为很多患者都被隐瞒着病情,不知道自己罹患了“血癌”。慢慢的,她开始从内心深处关爱他们,身患重病已是不幸,自己的一点温暖,希望能够给他们的住院生涯带来一丝慰藉。
在王文雅看来,要说感受到心灵震撼,当属那一次跨越山水的生命接力。2012年,一位患者与中华骨髓库的供者配型成功,她从淮安到南京禄口机场取到了这份来自千里之外的“生命的种子”,捧着转运箱,她切实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这是淮安二院血液科第二例来自中华骨髓库供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而这名患者最终移植非常成功,已经回归正常生活!也正是在血液科,她亲眼目睹了血液病患者的困苦,看着他们因为血源缺乏而丧失生命,她开始坚持每年献血,除了怀孕生子那两年,她已经坚持献血11次,累计献血2600ml,她还登记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期望她的血液有一天能为白血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工作以来,王文雅热爱护理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沟通能力、扎实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及创新精神,也积极参加各种深造学习和公益活动。在血液科工作的第3年,她被当时的血液科护士长推荐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1年,正是这一年的进修学习,让她对“护士”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认识,她决定努力做好一名护士。也是在那一年,她近距离接触了PICC,作为化疗患者的“生命线”,它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几年后,经过选拔和考核,她成为江苏省静疗专科护士,每年为数以百计的血液患者置管,保证了患者化疗和移植时用药安全性、减轻了患者反复扎针的痛苦。2021年扬州南京爆发疫情,正在南京学习的她义无反顾选择留下支援,经历了酷暑、台风,室外42℃的酷热没有让穿着防护服的她退缩,出色完成了核酸采集任务。
王文雅仍记得当初的血液科只有了了几张病床,团队坚持克服各种困难开展血液病护理工作,没有一个知难而退,而现在,血液科的移植水平位居省内前列。护理团队人才队伍更是不断地提升自己,团队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专科护士。这12年来,王文雅和她的护理团队已配合医疗团队顺利完成了近百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同时不断探索新技术、新疗法的护理,如粪菌移植、CART免疫疗法、血细胞分离单采等,王文雅亲眼见证了血液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正像每一个坚持奋斗的同仁,也像每一个相信二院血液科的患者,只要不放弃,终将变得更好!
王文雅副护士长上门为患者服务
供 稿:护理部
审核人:王 惠
发布人:王 宇
淮安市二院宣传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