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大教授:从APASL 2022看TDF在CHB长期用药中的“隐患”

2022
05/17

+
分享
评论
肝胆相照平台
A-
A+

中国肝病/感染领域的研究进展、诊疗理念等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国内外指南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均已逐步放宽。2021年,中国慢乙肝领域首个原研的口服抗病毒药物--艾米替诺福韦(TMF)上市,为广大慢乙肝患者带来新选择。我们欣喜的发现,中国肝病/感染领域的研究进展、诊疗理念等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为帮助学界和业界同仁及时了解最新、最热的肝病领域学术研究进展和动态,北京医药科学技术发展协会联合肝胆相照平台特别打造全新栏目--“沐语新声”。

“沐语新声”第二期,我们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杨益大教授,对近日结束的APASL 2022热门研究进行解读,并对慢性乙型肝炎人群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骨骼安全性进行讲解,快来看看吧~

肝胆相照

APASL 2022年会于近日落幕,会上,慢乙肝(CHB)领域多项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其中有一篇关于替诺福韦(TDF)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骨骼安全性的研究格外受到关注,能否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下这项研究?

杨益大教授:这是一项来自巴基斯坦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9年至今,通过TDF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79例年龄≥18岁且<60岁的CHB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对患者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扫描,以评估TDF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左髋部和脊柱的Dexa评分(T评分)<-1.0被视为异常。

179例患者中,男性111例(62.01%),女性68例(37.98%),平均年龄35.34±11.07岁,整体人群年龄较轻。与基线相比,TDF治疗3个月后,T评分为-1.0至-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和髋部为29%,p值>0.05),但在6个月后,接受TDF治疗的患者BMD显著降低(髋关节为46%,腰椎为49%,p <0.05)。

这也提示我们,长期使用TDF的患者,如经济状况允许,在常规血生化检测外,还需要进行骨密度监测。

肝胆相照

在您看来,这项研究可以给我们哪些警示,对临床医生有哪些指导意义?

杨益大教授:作为乙肝大国,我国慢乙肝抗病毒治疗人数众多,治疗群体的年龄偏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骨肾功能也在逐步下降。TDF的应用剂量为300 mg,经血液分解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会对肾脏造成额外负担,影响肾小管的功能,血钙、血磷的重吸收受到影响可引起/加剧骨质疏松。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临床关注,此次APASL报道的研究更加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使用TDF的患者需要注意复查肾功能、血钙、血磷,如经济状况允许,可行骨密度检测,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范可尼综合征等)。

肝胆相照

规避TDF可能带来的“隐患”,需要监测哪些方面?

杨益大教授:在TDF使用之前,阿德福韦(ADV)曾广泛应用于临床,鉴于其肾脏损伤风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监测的经验。如前所述,使用核苷酸类似物(TDF、ADV)的慢乙肝患者,需要监测肾功能,以及血肌酐、血钙水平,如经济状况允许,还可行肾小管功能监测,如监测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如有异常,应加以重视。在骨骼监测方面,可行骨密度测定,通过腰椎、髋关节骨密度的测定判断骨质疏松的程度。

延伸阅读

骨质疏松症一分钟测试题是评估骨质疏松症风险的常用工具,临床上可使用该测试题评估慢性HBV感染者的骨质疏松症风险。患者如被评估为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高,则需测骨密度。肝硬化与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高,这两类患者可直接测骨密度,不必评估[1]。

肝胆相照

规避CHB患者骨肾损伤风险,哪些药物可作为更优选择?

杨益大教授:到目前为止,将乙型肝炎病毒“斩草除根”的药物还未上市,所以对于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TDF在吸收入血后,由于半衰期短,迅速水解成替诺福韦(TFV)阴离子,无法继续通过被动扩散进入肝细胞,只有少量TFV通过效率低下的主动转运方式被肝细胞摄取,需要服用300 mg的大剂量才能在肝细胞内达到有效浓度,而大部分TFV(半衰期可长达20 h)长时间停留在血液中,最后经肾脏排泄,从而影响肾脏功能。

近年来,多个药厂在TDF的基础上研发出新一代抗病毒药物,如丙酚替诺福韦(TAF)、艾米替诺福韦(TMF)。这些药物是对TFV分子中的两个阴离子分别采用了酯化和磷酰胺化的ProTide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原型药物在血中的稳定性。

TAF、TMF只需要25 mg就可达到TDF 300 mg抗病毒治疗的水平。通过结构改进,上述药物在血浆中半衰期延长,暴露程度降低,从而使肾脏得以保护,同时靶向肝细胞,对HBV DNA、cccDNA起到抑制作用。TAF、TMF应用于临床,可避免TDF对肾脏与骨骼的损伤。

延伸阅读

相比TAF,TMF在酰胺化基团上增加了一个甲基,进一步提高了脂溶性,加快了跨越细胞膜的透过速率[2]。

药代动力学与建模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只有20%的TDF能经肠道吸收入血,而TDF半衰期较短(仅0.4 min),吸收后数分钟内便在血浆中迅速水解成TFV,仅少量TFV能进入肝细胞中;TAF约有40%能经肠道吸收入血,原型半衰期约30 min,靶细胞中TFV-DP的暴露量是TDF 300 mg的4倍。TMF相较于TAF具有更高的脂溶性,从肠道吸收入血的药物提升到60%,血中TMF较TAF的半衰期延长了1 min,有更多的TMF原型药物能够被动扩散进入靶细胞,进一步提升了肝细胞中活性物质TFV-DP的浓度,达到了TDF 300 mg的6.4倍[2]。

TMF在《消化药理学和治疗学》杂志上公布的三期临床48周数据结果显示,在治疗48周时,无论是HBeAg(+)患者还是HBeAg(-)患者,TMF的完全病毒学抑制率(血清HBV DNA<20 IU/mL )与TDF相当。不过,TMF的靶向性更高,骨、肾毒性更小。在第48周时,基于DXA检测的骨密度结果显示,TMF髋部和腰椎BMD自基线的百分比变化均显著优于TDF组[3]。 

肝胆相照

您刚刚提到的TMF,我们也略有了解,是我国I类创新药,在您看来,其上市对我国CHB人群有哪些意义呢?

杨益大教授:TMF从研发到上市,历经八年时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款原研口服慢乙肝抗病毒药物,可以说是“八年磨一剑”。

作为乙肝大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药物非常重要。通过结构改造,TMF可以更加精准的将TFV靶向输送到肝细胞,对乙肝病毒起到抑制作用,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肝癌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价格可接受,其上市对作为乙肝大国的我国来说,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祝胜郎,肖光明,韩亚娟,雷鸣,关玉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合并肾、骨损伤的风险及临床管理探讨[J].肝脏,2022,27(01):113-116.

[2]程能能. 我国首个原研口服抗HBV药物TMF结构优势解读——神奇的甲基化[J]. 肝脏, 2021, 26(12): 1303-1305.

[3] Liu Z, Jin Q, Zhang Y, et al.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48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tenofovir amibufenamide versus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21, 54(9):1134-1149.

专家简介

84251652786251336  

杨益大 教授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感染病科常务副主任,传染病教研室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分委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病毒性肝炎学组委员

▪美国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研究所博士后

▪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自然基金等课题6项,已发表相关论文70余篇

▪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之一

▪浙江大学求是科研岗获得者

▪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培养计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教授,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