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肺动脉高压关爱联盟成立!了解肺动脉去神经术的最新进展

2022
05/20

+
分享
评论
爱稀客
A-
A+

目前,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主要方式仍是通过足量服用靶向药物和定期随访,把病情控制在低风险。

恰逢今年的世界肺动脉高压日,CDQI国家标准化肺血管病中心联合14家肺血管病卓越中心及帕母医疗,成立了国内首个“肺动脉高压关爱联盟”

在5月5日共同举办了肺动脉高压日暨肺动脉高压关爱联盟成立发布会。国内顶尖肺动脉高压领域专家齐聚云端,由浅入深地逐一分析了当下国内的治疗现状、问题和工作重点,着重介绍由帕母医疗原创的肺动脉高压介入疗法-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的系列研究结果,同步展望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未来发展道路。

这场发布会由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担任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沈节艳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曹进教授担任会议主持。

同时邀请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陈绍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顾虹教授作为演讲嘉宾。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玉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范粉灵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辜和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郭小梅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江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王琦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振文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叶家欣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翟振国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刚成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张航教授作为会议嘉宾;以及帕母医疗总经理连佳女士作为企业代表,共同见证肺动脉高压日暨肺动脉高压关爱联盟的正式成立。(以上专家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会上,北京安贞医院的顾虹主任为与会来宾重点介绍现今肺动脉高压诊疗的现状。尽管针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目前已经有多种靶向药物选择,但很多患者的临床预后并不理想。靶向药物的治疗病种单一,天花板效应等等,无不限制了药物疗效的作用:

在发病早期,部分患者找不到具备肺动脉高压治疗经验的医院、医生,耽误了诊断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医保政策落地难,约46%的患者不能报销靶向药费用*,患者的经济负担仍然很重,有药却吃不起;

我国心功能分级IV级患者中,有36%仍然只接受单药治疗*。相较于国际上积极推荐的二、三联用药治疗,我们病友获得的治疗手段远不到位;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儿童中,多数有基因突变的情况,导致他们对靶向药物治疗不敏感,需要积极考虑手术治疗。(*数据出处:《2021中国肺动脉高压患者白皮书》)

在医保覆盖地区不足、报销比例不足的现状下,有很多病友无法实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也因为药费高昂,经济水平难以支持长期服药。除了靶向药物以外,肺动脉高压患者还需要其他治疗方法。

去年,爱稀客介绍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的陈绍良教授团队开发的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

在肺动脉高压关爱联盟成立发布会上,陈教授发表了讲座《PADN系列研究进展和分析》,我们速速来了解一下这项手术的研究进展。

手术原理

人体内的交感神经系统让我们的身体在遇到状况时能够作出最佳反应,但如果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多伴随着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这一学说现今已经通过体外试验得到了证实。

那么,如果能够通过手术损伤肺动脉交感神经,破坏其神经传导功能,术后肺动脉压也能随之下降。这就是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重要理论。

手术发展历程    

陈绍良教授团队使用射频消融术进行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这项技术使用中频率交流电流产生热量,经由导管进入人体,通过加热损伤来阻断肺动脉交感神经。肺动脉交感神经失去活性,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延缓疾病进展。

近年来通过研究,团队完成了很多病理学检查的结果,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测定得出了理想的最小消融距离——如果不能精确到位,则不利于患者的长期预后。

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交感神经主体结构截面。可以看到,术后的神经末梢髓鞘(myelin)随时间变化逐渐消失。结果显示,如果去神经术能够成功实施,患者术后神经再生的几率非常低,从而减少复发的几率。

最新研究进展

对肺动脉去神经术的研究从2013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至今已经过了9年的时间。此期间,团队专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对手术治疗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前不久发表了对术后患者4.8年长期随访的数据,显示结果理想。

目前,最新的临床研究PADN-CFDA(RCT)数据正处于待发布阶段。这项研究共入选128例患者,分为假手术组(65人)和PADN真手术组(63人)。通过6个月的随访,初步结果显示,PADN手术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提升57米,BNP降低59%。而在术后发生的临床恶化事件中,PADN手术组占比1.6%(仅1例),假手术组占比13.8%。

44331652756967733

从这张术后临床恶化事件曲线图还可以看出,PADN手术组从一开始发生1例术后临床恶化事件后,直到6个月都没有再次发生,线条一直是“躺平”的;而假手术组的临床恶化事件则逐步攀升。

当然,术后患者的长期预后如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但现阶段的数据给出了积极的信号,值得我们期待!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未来或许有望把这项手术推广用于肺动脉高压的常规治疗,给无法长期用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友们带来福音。

目前,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主要方式仍是通过足量服用靶向药物和定期随访,把病情控制在低风险。

如果你的经济水平无法承担长期服用原研药,可以考虑把部分药物换成价格更实惠的国产仿制药,细水长流,避免断药!一起活到未来,迎接医学发展为我们带来的更多选择、治愈的希望!

参考资料:

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顾虹主任讲座《肺动脉高压诊疗现状与思考》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的陈绍良教授讲座《PADN系列研究进展和分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教授,患者,手术,治疗,肺动脉高压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