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成
5月12日,人民日报发文,从国家医保局处获悉,历经两年多时间,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已基本建成。
目前,医保信息平台已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上线,有效覆盖约4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约40万家定点零售药店,为13.6亿参保人提供优质医保服务。
全国统一平台将上线
据人民日报介绍,医保信息平台涵盖支付方式、跨省份异地就医、公共服务、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等14个子系统,目前已陆续落地应用,可满足几百个统筹区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新平台已经在异地就医结算、支付方式改革、医保智能监管、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价格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新平台功能完备、响应高效、运行稳定,住院结算平均响应时间约0.8秒,比旧系统性能平均提升3至5倍。
医保信息平台形成了标准全国统一、数据两级集中、平台分级部署、网络全面覆盖、项目建设规范、安全保障有力的平台格局,支撑医保跨区域、跨层级、跨业务、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融通,实现医保业务“一网通办”“一窗办结”。
行业新生态即将成型
早在去年9月,国家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项目总协调人严娟就在采访中提到:国家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即将在2021年底前上线。“虽迟但到”,2022年5月,该平台终于官宣正式上线。
● 国家级监管,行业全链更透明:
当全国耗材统一招采平台落地执行之后,高效监管将成为必然趋势。
此前,各省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不统一,数据不互认,可能会出现企业在不同的省份重复投标、一种耗材在不同的省份存在价格差距的现象。
但在全国统一平台上线后,全国耗材信息及价格都将公开透明化。
● 全国价格联动,集采节奏再加速:
在价格变动方面,全国平台的建立可以控制相关区域的价格指数,设定阈值。
国家平台包括医保智能监管子系统、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统、宏观决策大数据应用子系统等在内的公共服务、经办管理、智能监管、分析决策四大类14个业务子系统。
在全国各地耗材信息统一之后,各地耗材价格联动,国采、省市联盟集采的节奏将不断加速,集采变得更加常态化。
● 直接结算成为趋势,医院彻底出局:
去年6月,国家八部发布《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进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随后的8月,山东省率先启动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的程序。
而随着国家统一招采平台的逐步落地,不难想象,医保基金与耗材企业直接结算的模式也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一,医院将彻底出局,企业、医院、医保之间的“三角债”关系将得到有效解决。
合壹汇医疗观点
早在2019年,国家医保局就开始着手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到省的医药招标采购平台。历时近三年后,这一平台终于尘埃落定。
随着国家统一平台的上线,国内医疗行业生态也将迎来巨大转变,在信息透明、集采扩围、医院结算出局的情况下,未来,只有更具创新能力、流通优势的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广大中小医械企业正面临新的冲击,前景如何,亟待思考。免责声明:本文为合壹汇医疗原创整理,资料综合来源人民日报、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赛柏蓝器械,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方处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