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一旦发生,是不能治疗的
大家好,作为实习期间参加过全市的儿童视力筛查以及小儿眼病筛查小医生。其中,被问到最多的几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近视?孩子会不会近视?近视有哪些缓解因素?能治疗么?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近视的成因、预判方法、以及如何缓解近视的发生。
一、近视的成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占近视的成因大部分,其中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有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为50%,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患高度近视的概率则更高。因此,很多近视的发生属于先天性的,我们能做出的措施是有限的,并不是足够重视就可以预防的。
2、环境因素
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长期大量近距离工作的关系密切。在信息化的时代,电子设备的普及,也影响着眼球的发育。
很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不规范使用电子设备,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眼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用眼的不断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睫状肌痉挛持续,就会导致眼球被迫拉长,就形成了近视。
3、营养因素
多数近视患者的血钙偏低,维生素A缺乏;过多的吃糖和高碳水化合物,就会使眼内组织弹性降低,微量元素铬的储存量减少,使得眼轴容易变长。另外,吃糖过多,会使血中产生大量的酸。酸与体内的盐类,特别是与钙盐中和,在血液中还原,造成血钙减少,这样就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使眼轴伸长,也造成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二、能否预判近视发生?
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远视储备”的概念
眼球的发育,在小儿时期眼轴并未发育完全,处于远视状态,屈光度数平均为+2.5D-+3D也是就是我们常说的远视200度到300度。这种生理性的远视情况称为远视储备。直到12岁,眼球发育完全为正视眼,称为正视化的过程。
因此,在小学时期,6-12岁,是应该有一定的远视储备的,如果在此时验光结果有较正常的远视储备,那么久说明发育完全后视力可以达到比较好的状态。但如果提前用光了远视储备,那么近视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三、能否治疗、减慢近视的发生?
首先,近视一旦发生,是不能治疗的。现在左右的医学手段都只能减缓近视发生的时间。
那么国际上公认的减缓近视发生的方法分为三部分:户外运动、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
1) 户外运动是目前最有效及安全的保护视力的措施。每天进行两个小时有眼光的户外运动,已被证实可以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因此,不管是儿童还是我们成年人,积极的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是对身心有极大的好处的。
2)
3) 角膜塑形镜也就是“OK镜”,是采用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片,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从力学效应,延缓眼球的形变,从而达到控制近视发生。缺点就是费用较高,并且要求每晚佩戴,对于患者配合的程度要求较高。
4)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国际上也被证实有效减缓部分人群近视的发生。但目前,副作用未完全明确,国内还没有相关批量生产的药物。
5) 还要提到的就是全飞秒、半飞秒等手术,是可以通过改变角膜来恢复视力,但是近视造成的眼球形变,以及相关的病理反应,是不可逆的。因此近视手术并不是治疗手段,而是对症状的改变,高度近视仍需要定期检查眼底,防止眼底的不良改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