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学制的医生培养政策,使得学医路漫漫。
最近规培这一制度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关于规培制度给医学生带来的身心压力以及收入微薄没有人权等问题,使大众对规培这一制度产生了极大的怀疑情绪。那规培这一制度的初衷是什么?又是如何在我国实施的呢?
01.关于规培制度的提出
提到规培就不得不提到一位略有争议的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刘进。
刘进,1956年出生于湖北恩施一个书香门第家庭。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刘进参加高考,进入了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学医。本科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湖北黄石市二医院,担任了两年住院医生之后,他便考上了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医院麻醉科攻读研究生。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医学博士学位,是我国第一位临床麻醉学博士。
1989年,刘进进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在休斯顿取得了行医资格,并成为当地一家大型医院的麻醉科主治医生。当时的刘进已经结婚生子,并且取得了美国的绿卡,有一份丰厚的收入。1993年,刘进选择回国,到北京阜外医院担任麻醉科主任与体外循环研究室主任。他的这一举动让身边人十分诧异,但对刘进而言,“回国,推动中国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是他人生的一大志向。
刘进知道这一点。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2003至2013年,刘进连续10年提交建议,呼吁将规培费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中。那时,他的目标是为规培生争取到每年12万的薪酬。直到2014年8月,国家卫计委在一次会议上透露,中央财政将对规培提供3万元/人·年的专项资金支持,2/3用于补助规培生,余下的补助基地和师资。
02.关于规培的争议
但是,近年来,规培的高强度工作给规培医生带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和不足以维持体面生活的微薄薪水使医学规培生怨声载道。2020年,丁香园调查3023位参加过规培的医生后发现,八成规培生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接近九成受访者表示,规培生和本院住院医师难以做到同工同酬。
近期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研究生的事件,也让广大医学生十分痛心惋。规培的初心是好的,是结合世界医疗制度完善我国医疗人才的培养。但同时,规培生的待遇、人权也是需要国家卫计委重视的。尤其是带教老师的素质及权利,规培生与正式员工应得到同样的的尊重。
03.关于规培的时长:
本科毕业后直接规培:5 年本科+3 年规培=8年
本科毕业后考研(专业型硕士四证合一):5 年本科+ 3 年(研究生期间可以一起规培)=8年
本科毕业后考研(学术型硕士):5 年本科+3 年研究生+3 年规培(规培时间视地区而定稍有不同)=11年
本科毕业后考研考博:5 年本科 + 3 年研究生+ 3 年博士研究生+1 年规培(如果研究生没有规培证的话,有的话就可以不用规培了)=12年
医学相比其他专业本身学制就长,再加上三年的规培,即使是本科毕业想成为正式员工也需要至少8年。
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全球的经济形式,长学制的医生培养政策,使得学医路漫漫。我们选择了学医这条道路,便注定要风雨兼程吧。希望自习室可以成为大家的避风港,小伙伴们一起加油,不放弃希望,抱团取暖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