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带动医共体实现百姓健康卫生的共同富裕。
“每逢起了倦游的心情的时候,我便惦记起故乡的缘缘堂来。”丰子恺笔下的故乡便是桐乡。 桐乡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那“撑着一把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风景不知让多少人魂牵梦绕。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采访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徐继
带着任务来到桐乡
江南的水是有灵气的,它涵养了江南人的聪颖和睿智。 徐继生长在江南,身上自然带有江南人特有的优雅气质,再加上他做事有条不紊、条理清晰,给人以斯文中带有沉稳、干练的感觉。 2020年11月1日对于徐继来说是改变他生活轨迹的日子。 因为从这一天起,他将离开工作了十几年的浙江省人民医院来到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院长一职。 “在那里有我关切的亲友,有我自己的房子,有我自己的书斋,有我亲手种的芭蕉、樱桃和葡萄。”丰子恺这样描述故里。 然而徐继却来不及和以往的日子做个告别,就“满腹心事”的来到桐乡。 因为他首要完成临来之前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对他交代的事情:此次前往桐乡,一定要把三乙等级评审给过了。 这是他的“心事”之一。
来不及休息,他就查看了医院的医疗设备、里外环境,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创建三乙的进展。 当发现医院一切如旧时,他的心里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此时浙江省本年度的等级医院评审已经开始,大部分三甲医院已经完成 ,桐乡一院属于三乙医院,复评工作眼看就要进行。” “怎么办?先‘摸摸底’,看看医院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一问一答中,他心里有了接下来的行动指向。 于是,职工们看到,徐继拿着个本子,开始了地毯式的“摸底”工作。 他走遍医院的角角落落,随走随记。 大到医疗设备、技术人才,小到墙面瓷砖、水管杂物,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记在本子上。 “医院的楼顶我上去过,门上挂满了蜘蛛网、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也下去过。”他说,等级评审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包括医院的“人、机、法、环、料”。 而首先要做的是改善环境。 “人家到你家里来,看到房间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会给人留有好印象。如果来到后看到这里发霉,那里渗水,第一印象就会倒塌。”他形象的描述环境对于三乙评选的重要性。 于是,医院破损的防火门、松动的吊顶被全部换掉,墙壁粉刷一新,去往楼顶的门装上门禁,地下室清理干净,修理好漏水的管道。 在医院的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上,他重新做了调整、分工。待一切就绪后,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按下了等级评审的启动键。 “一旦启动等级评审,我们就没有回头路了。”他的话像极了一句谚语:开弓没有回头箭。 一时间,医院的所有人都在加班。
“我自己每天晚上11点左右离开办公室,还要到临床科室看看医生、护士的工作进展程度,材料有没有写好,台账有没有做好。” 回想创建三乙的过程,他说,很庆幸赶上这么一个机会,能一下子凝聚起全院职工的干劲和信念。 在院领导带领下,全院职工夜以继日,对标对表持续改进,最终以高分顺利通过三乙评审。
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
接下来,徐继面临的是更加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医院的发展。 对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帮扶,省人民医院提出了“拉长板、补短板”。就是将一些优势学科做大做强,将薄弱或没有的科室扶持起来。 徐继本人是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副主任,他将“外科微创化,内科外科化”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
藉此 打造以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内科四个学科发展为中心的医学高峰建设。 “大力开展外科微创手术,这样会使患者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徐继说。 “大力开展”的底气来自桐乡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每周48位专家来桐乡一院进行的帮扶。 再加医院本身所具有的实力。 “医院肝胆外科一位医生可以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这让徐继感到有些意外的惊喜。 “要知道,这个手术是肝胆胰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很多县级医院开展不了。” 他发现这个科室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后,加大了帮扶力度。“每周都会有两个正高级专家过来带教、手术。” 据记者了解, 目前桐乡一院肝胆外科可以独立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并且手术时间从原先的十几个小时,逐渐缩短到六个小时。
“这很不容易了,这种手术即使在省级医院也不是都能开展。” 徐继说:“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一年下来能做十几例,且没有大的并发症和医疗纠纷。” 这是帮扶带来的“红利”。 也不是所有科室都像肝胆胰外科那样顺畅的拿下这个“红利”。 徐继刚来时,发现泌尿外科人心不齐,“由于新老主任之间对于科室发展各持己见,保守与激进之间的意见分歧难以一时调和,以至于科室业务发展失去一个明确的方向。” 他将科室调整为“全面托管”,申请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一人兼两家”,一位副高级职称的专家任执行主任。 两位专家到了科室后进行了系列改革:科室的人员分为两组,形成竞争氛围;创新科室绩效分配模式,以此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想干事的人“扶起来”,不想干事的人想办法让他干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泌尿外科无论从管理、技术还是科研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平。 医院又将省、市、乡三级诊疗试点放在了这个科室,结合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两癌筛查中的前列腺癌筛查,使科室的业务量呈现直线上升。 仅一年的时间,前列腺手术量在全省县级医院中名列前茅。 “省人民医院皮肤科的专家成了网红,抖音的粉丝有一百多万。” “医院里很多小护士都成了他的粉丝。”说到皮肤科的专家,医院里很多女员工都会兴致勃勃。 据记者了解,皮肤科、口腔科原是医院里比较薄弱的科室,省人医的专家过来担任科室主任后,科室氛围好了,职工的思想转变了,业务量上升了。 “从科室变化印证了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科室说法,也真正理解到什么叫学科带头人。”说到这两个科室,徐继的语气中透露着欣喜。
他将被动式带教转变为主动学习,“输血与造血”并重。 “我带着你学,这是被动模式。有些人愿意学,有些人不愿意学,或者有些人表面上愿意,内心抗拒。” 他将部分医护人员送到省人民医院去进修学习。 “在省人医,他们每天要跟着老师学习、查房、做手术。见到的病人也好,手术量也好,相对而言会多很多,也会跟着一起忙碌。这样慢慢将被动转变为主动。” 转变后的医护人员再回到医院,无形中将整个科室的氛围带动起来。
互联网+医院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桐乡是一座有着一百多万人口的城市。在2019年以前,来医院看病的急诊病人经常排队等候。 然而“急诊病人不能等”,因此,桐乡市政府出资修建了急诊大楼,2019年底,急诊大楼投入使用。
浙江省人民医院全面托管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后,省人民医院脑外科专家下沉到桐一院担任脑外科主任。 “他率先为脑外伤的病人进行了手术,随后为比较简单的脑部肿瘤患者做了切除手术。脑外科的手术量在逐步上升。” 同时, 医院引进了手术机器人,在浙江省县级医院开展了首例精准颅内出血穿刺手术。 现在的桐乡老百姓都知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大病,再也不需要跑来跑去了。 不仅如此,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智慧医疗融入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打造“互联网+医院”模式。 “其中‘互联网+护理服务’做的最好,网上咨询的患者如有需求,医护人员可上门服务。”徐继介绍说。 居民蔡大妈是“互联网+护理服务”受益者之一。她因烫伤需要定期换药,但考虑到出门不便,就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成功预约了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上门为其进行伤口护理服务。
“上周,要不是护士来给我上门换药,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蔡大妈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上门服务赞不绝口。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业务量排在了浙江省县级医院的前列 。徐继说:“这也践行了让患者少跑路,医院护士多跑路的医疗服务理念。” 人才难引进是很多县级医院面对的瓶颈,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也不例外。 “招人太难了。”徐继深有体会:“越往下面的医院招人越困难。” 他想到天台县人民医院引进人才的模式:招进来的人才,马上给他安排相亲,然后结婚生子,这样就走不掉了。 于是他和桐乡市委市政府沟通,希望在人才引进政策上有所倾斜。 2021年,桐乡市政府加大了人才招引政策扶持力度:医学硕士、博士只要留在桐乡工作,给一部分安家费。 桐乡一院同时发力,营造良好科室氛围,为人才搭建发展的舞台和平台,“除了能到省人民医院进修外,还可以送到国外去学习。” 徐继说:“这些还远远不够,人才引进方面还在继续探索中。”
打通省、市、乡、村四级通道
桐乡市有一条路叫乌镇大道,桐乡市人民医院医共体的四家成员单位--高桥、甸镇、乌镇、濮院分别坐落在这条路的两边。 每家医院各有优势,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濮院医院。 “在医联体和医共体之间,桐乡一院像一个中间枢纽。”徐继打破这个枢纽,让医联体的上级单位直接对接到医共体下面的乡镇卫生院,甚至到村。 “镇上的老百姓距离桐乡还有一段路程。专家来到桐乡市后再往下走走,到卫生院进行门诊、手术、查房、带教,使农村的老百姓在镇上就能享受省人民医院专家的服务。”
医联体带动医共体实现百姓健康卫生的共同富裕。 省人民医院专家根据各医院的优势学科下沉到乡镇。 比如高桥医院主推普外科,省人医的普外科专家下沉过去帮助其做手术,避免百姓跑来跑去。 乌镇医院的优势学科是老年病康复,康复科专家下沉到那里查房、带教;泌尿外科专家到濮院医院坐诊、手术。 这种由“专家跑”代替“患者跑”的形式,受到当地居民的喜欢。 71岁的村民黄大爷很聪明,当得知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何翔在濮院医院长期坐诊时,便前去问诊,不久后做了腹腔镜下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 他说:“这样,让我省去了来回的奔波,在家门口就做好了手术。” 在乡镇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到省级医疗资源的患者不在少数,这是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红利”的显现。 他还打通三级转诊网络,“需要手术的患者,能在桐乡手术的就在桐乡手术,疑难危重患者上转到省人民医院。” “患者在省人民医院或桐乡市人民医院做完手术后,需要康复治疗的,回到乡镇卫生院继续后续的康复治疗。 我们都知道,县级医院的书记、院长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但无论多累多忙,徐继坚持做手术。 他说:“做手术对我来讲是一个放松的过程,回归本质,因为我是专业的技术人员。” “我在做手术的过程中,会了解到医院的运行情况,各科室的配合程度,医疗环境哪里需要完善;做门诊,就会清楚门诊的流程;查房时,知道病人对医生、护士的评价。” 做好一名医生,才能管理好一家医院。 截至2021年12月底, 桐乡市人民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较前上升了46位。6个学科技术能力达到三甲医院的标准和水平。 门急诊总量111.62万人次,同比增长9.29%;药占比23.84%,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手术人次12546人次,同比增长23.27%;其中三四级手术人次3101人次,同比增长23.18%。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徐继来说,又将迎来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直播预告
第115期县域健康大咖播
主题:全国县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域专题直播—陕西专场
时间:5月20日
参与嘉宾:
汪言安:健康界副总裁,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总编辑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
乔万海:陕西省黄陵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
张永祥:陕西省城固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冉学兵:陕西省眉县人民医院院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