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封面文章|四川绵阳市长李云: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以全民健康托起幸福安康

2022-05-13 13:51   健康中国观察

爱国卫生运动永远在路上。绵阳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坚持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大绵阳力量。

63971652407785488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以全民健康托起幸福安康

四川省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李云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也是维护人民健康、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重要要求,为新时代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绵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注重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连续五届成功蝉联国家卫生城市“金字招牌”,获评“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心仪之城”,走出了一条以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绵阳之路。

着眼长远建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大格局”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必须加强机制引领,推动工作方式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绵阳对标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系统观念、长远思维科学谋划、周密实施,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供了机制保障。一是完善责任机制。以实施《绵阳市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方案》为引领,配套出台《绵阳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导则》《绵阳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推动形成爱国卫生运动“1+N”政策体系,明确主要任务、重点内容,逐项落实到牵头领导、责任单位,促进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二是完善联动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聚焦市、区(园区)、街道(镇)、社区(村)、单位五级精准联动,推动形成宣传、卫健、住建、市监等29个部门参与的全面协作机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责任网络体系,提升爱国卫生工作整体效能。三是完善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考核排名靠前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方式予以激励。充分发挥国家唯一科技城优势,组织在绵院所高校30余名专家,加强爱国卫生工作指导。强化队伍能力建设,明确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超过2300名,常态化组织培训,为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重点抓治理,强化行之有效的“硬措施”

开展卫生综合整治,是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绵阳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大力开展卫生综合整治“四大行动”,巩固爱国卫生运动成果。一是开展清洁家园大扫除行动。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为重点,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定期组织对单位办公区、居民小区、公共场所进行大扫除,常态化组织志愿者队伍120支10万余人督促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有效解决卫生“脏、乱、差”问题。二是开展集贸市场提档升级整治行动。按照商务部《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投入资金超过4300万元,加强城区36个集贸市场提升改造,全面提升硬件设施。坚持疏堵结合、统一规划,加强对市场周边卫生和经营秩序整顿,做到商品划行归市、规范管理。三是开展“六小”行业卫生整治行动。聚焦公共场所,加强对建成区5248家“六小”行业场所的卫生管理和执法检查,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和亮证经营,确保硬件设施符合国家要求,卫生许可手续齐全,近3年全市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故,成功入选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四是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整治行动。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原则,科学编制《绵阳市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每年在全市开展春秋季病媒生物防制活动,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长期积累的爱国卫生运动经验做法迅速转化为抗疫实际举措,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全民动员、全面部署、全市联动,仅用22天控制住疫情蔓延,52天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三清零”,54天实现全市转为低风险地区。

56591652407786061

绿水环绕,美丽绵阳

精准施策重提升,打造舒适宜居的“新环境”

建设健康城市是新时代深化爱国卫生运动的有效载体。绵阳坚持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各环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健康生活的有力依托、心灵寄托。一是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四川省率先出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文明养犬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清理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贴乱画等“十乱”现象,投入资金对1200余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受益群众约28万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持续强化污染防治。坚决扛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政治责任,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大力实施“减排、压煤、治车、抑尘、控秸、净水”六大工程,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改扩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3座,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7%、居四川省前列,连续两年进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第56位,绵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三是扎实开展生态修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建成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小枧城市生态湿地公园、科技城人才公园等城市绿肺,全市森林覆盖率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4平方米。城市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健康生活环境变得抬头可见、触手可及。

广泛动员添合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好氛围”

爱国卫生运动的根本动力在于坚持群众路线。绵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动群众的新路径,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广泛关注转变为对健康行为的积极参与。一是积极推进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作用,组织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六进”活动42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60余万份,引导群众践行健康强国理念。建立固定健康教育专栏500余个,在村(社)、小区、医疗机构、学校等设立宣传栏3500余个,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形成立体化健康知识宣传新格局。二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为契机,推进健康知识普及、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主题活动,引导群众主动掌握健康技能,养成合理膳食、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3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岁,居四川省地级市第1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行工间操,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深入实施《绵阳市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00余万元,提升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保障水平。三是强化群众健康服务。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市拥有三甲医院12家、数量居西部同类城市第1位,患者总体满意度、住院患者满意度和门诊患者满意度指标均居四川省第1位。建成10个国家级、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深入开展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提供线上线下心理援助服务1.2万余人次,营造了良好社会心理环境。

爱国卫生运动永远在路上。绵阳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群防群控、群防群治,坚持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大绵阳力量。

59521652407786668

文章来源|《健康中国观察》2022年第五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爱国卫生,健康,运动,城市,绵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