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张梅英荣获2022年上海市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
祝贺!5月12日,在国际护士节的日子里,上海市护理学会揭晓了评比获奖名单:
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输液、抢救、留观室护士长张梅英
荣获2022年上海市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
上海市护理学会自2022年3月启动了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
经初评、终评产生了上海市护理学会2022年“杰出护理工作者”20名。
中共党员,副主任护师
现任陆家嘴院区急诊输液抢救留观室护士长
急诊专科护士、静脉输液专科护士
美国 AHA 认证的 BLS、ACLS 导师,TeamSTEPPS 导师,具备高级心理护理师资质
学术兼任上海市护理学会静脉输液专委会委员、同济系统门急诊专委会委员、上海市东方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言传身教,扎根急诊一线32 年
东方医院急诊作为国家重点专科、上海市重中之重专科,每年急诊接诊 20 余万人次,抢救重危病患近万人次,张梅英和她的护理团队就是这些工作的完成者。
她扎根急诊一线 32 年,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直将“以病人为中心,为 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贯穿于日常护理行动。她常说:“急诊病患们将生命交付给我们,我们就要无愧于这份信任,给予他们最优质最有效的护理”,她这么说也 确是这么做的。她带领急诊护理团队践行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为病患提供高效的 急危重症救治和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打造危重急诊护理专科特色的服务新品牌!配 合医生一起挽救了众多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批量多发伤等各类危重症病患的生命,受到了病患、家属及社会的一致认可和赞誉,急诊团队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上海市最美服务窗口、浦东新区巾帼文明之星、新区星级窗口、浦东新区工会急诊医疗团队合作优秀项目等多项荣誉称号。
工作中注重言传身教,将护理服务理念、经验及专业知识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护士。担任护士长岗位的近二十年里,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她的专业精神 感染着每一位科室同仁。从走出校门的护理新人成长为护士长,从普通护士成长为 危重症、静疗专科护士,从护士晋升到副主任护师,她的成长和工作经历成为年轻 护士的励志故事,是大家尊重且愿意交心的护士长、大姐姐。
在护理教学科研方面,承担护理大班教学、专生本授课及各类医疗、护理生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获得同济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科室作为上海市护理学会首批 急诊专科适任护士实训基地,至今已培训来自上海 20 多家医院的 200 余名学员,专科培训获得学员的一致好评。个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参与市级、区级护理课题 10 余项,参编书籍 3 本,获得实用新型、外观专利近 20 余项,连续三年获 得浦东新区工会“职工科技创新——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入围奖”。
历年来曾获得浦东新区“优秀护士”、 浦东新区卫计委“优秀党员”、东方医院“岗位能手”、“优秀党员”、“记功表彰”等各类荣誉称号。
用怀着温暖的专业急诊战士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沿,急诊护士们就是那些冲锋陷阵的勇士。
作为急诊护士长,她以熟练的专科护理技术,优质的专科护理服务,配合医师救治了各类重症病人。运用临床路径,细化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操作,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她带领急诊的姐妹们,凭借着过硬的抢救技术灵活的应变能力、对生命无限的敬畏和尊重,把自己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人生时光都献给了这个与死神较量的竞技场。急诊工作必须 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
为了提升抢救护理效率,在她的积极主导参与下,修订完善了心梗、卒中病人的救治流程、设计了心梗、溶栓护理急救箱并申请了专利。年均救治急性心梗 200 人次,急诊溶栓 150 人次,将卒中抢救从原来的100min,缩短到 74min,急性心梗救治更是将救治时间缩短至 30min 以内,创造了 10min 之内为 病人 PCI 治疗的奇迹,此项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获得市、区护理质控专家的认可,作为护理亮点推出。
急诊抢救室曾收治了一位因突发脑卒中送入院的孤寡老人,在老人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里,张梅英护士长就像病人女儿一样,问老人有啥需要,下班后多留一会 儿,陪老人说说话……用她的一份关爱去温暖老人寂寞孤独的心灵,让老人带着微 笑安详地走完人生之路。
一位没有家属陪护的美籍患者在急诊留院观察时,患者每次进餐时就皱眉头(不习惯中餐),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及时与医院营养室联系,为美籍患者提供西餐,用其多元化的护理理念,赢得美籍患者和使馆工作人员的赞誉。
2020 年起,带领急诊护理团队,以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及智能信息化
管理为切入点,将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分级转运与信息管理优化相结合,借助PDCA管理方法,通过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因素,以《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为核心内容,构建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制度、流程,制定了危重症患者转运分级标准及转运人员、仪器设备、药品配备标准。改 进传统急诊患者的院内转运模式,实施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评估、设备及患者信息共 享等一系列集束化举措,缩短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时间,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效率。
同时,降低了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 保证了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安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及智能信息化管理模式,已于两院区相关科室推广启用。
带领急诊院内转运 CQI 小组成员不断努力,修订完善急诊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与流程,制作转运口袋书(集转运设备、转运药品、转运路线、转运人员技能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册),并以此为基础修订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措施执行督查表,制定急诊专科敏感指标,持续质量监控,该项目发表 SCI 论文 1 篇、中文文章 2 篇,获医院 2021 年度护理创新奖。
作为上海市静脉治疗专委会委员、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带领静脉治疗护理团队,致力于院内静脉治疗相关的制度、流程、规范的更新、培训 指导,专科护士的培养及专科队伍的建设。带领专科团队完成院内 PICC 护理门诊、 护理穿刺会诊和疑难静脉穿刺等日常工作。
作为我院静疗专科发展的带头人,注重 学科发展,创建专科品牌,努力推动医院静疗护理发展。
自 2018 年起,每半年举行 一次静疗专科护士培训班,以培养专科护士、提高静疗专科技能为主旨,保障患者 静疗安全为最高目标,为推动东方静疗专科发展尽绵薄之力,所带领的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专委会,连续四年被评选为院优秀护理专委会。
疫情当前,不退缩的最美身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专业特长,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体现了南丁格尔奉献精神。“一份汗水,一份保障”,用朴实的行动奋力坚守,真情践行东方精神。
日常承担本部院区新冠待排重症病人救治、带领团队始终坚守医院急诊前置测温筛查的大门,为医院把好第一道关。多次积极要求报名支援武汉、隔离点、发热门诊, 利用休息时间外出带队进行疫苗接种、核酸采集工作。
2021 年 4 月陆家嘴疫苗接种点开设,她承担接种点初期筹建及后期日常物资的管理工作,直至 2022 年 1 月撤点。疫苗接种高峰期,看着“绵延的”排队接种队伍,率先提出中午不休、早上岗、晚离岗等弹性工作模式,连续五六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带领护士们尽心尽责地为受种人群服务,让金融城白领在“楼门口”完成疫苗接种成为现实,为“上海最美疫苗接种点”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她的身影。
“忠诚坚守,与生命同行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让我们向她
和无数在护理岗位上奉献的兄弟姐妹们致敬
国际护士节快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