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减肥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我们每天改变一点点,培养正确饮食方式,再加适量运动,健康体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
5.11的谐音是“我要1”,
最后的那个“1”代表苗条,
通俗地讲就是“我要瘦”。
肥胖是万病之源?
多项调查研究显示,有超过200种与肥胖相关的共存疾病,即使小幅度减重也能改善这些共存疾病。
近期又有研究发现,肥胖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良结局(包括死亡)密切相关且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较高的BMI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较差的结局成正比。
减肥刻不容缓,
让我们一起健康地瘦下来吧!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和行为管理)是肥胖治疗的基础。控制饮食包括适宜的能量摄入、合理的饮食结构。
我们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2022)。
作为社会主力军的上班族
经常面临
不能在家吃饭的问题。
这部分人群该如何进餐、如何选择食物、如何控制饮食?
是否还可以减重?
答案当然是可以!
这些tips请收好!
居家饮食要点
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食物品种应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合理搭配一日三餐。
尽量选择新鲜卫生食材,避免半成品和包装食品。
主食选择全谷物,蔬菜每天一斤,并且深绿色蔬菜占一半。
注意食物的烹调方法,多选用蒸、煮、炖、炒,少用煎、炸做法,建议成人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25-30克,盐5克以内。
外出就餐怎么选
工作期间,在外就餐同样需要规划,做到营养均衡。
外卖点餐或是饭店就餐要注意食物多样、荤素搭配,挑选含有全谷物的主食,如杂粮或杂豆。
点餐适量而止,选择蒸、炖、煮等烹调方法,尽量做到少油、少盐、少糖。
如果选择有限,也可以选择快餐的炸鸡去皮后吃。
预包装食品学会看食品标签
配料(表)是按照“用料量递减”原则,列出食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
营养成分表说明食品提供的能量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食物的份数或标准含量通常以“每100克/毫升”,或以“每份食品”含的数值进行标示。
营养标签上的能量单位大部分是千焦,除以4.184即是我们关注的千卡(大卡)。
关注食物能量的同时也要留意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从而判断是否属于高糖高油食品。
细嚼慢咽,合理安排进餐顺序
此外,无论在任何场所就餐,我们都应该做到细嚼慢咽,合理安排进餐顺序,按照喝汤—蔬菜—荤菜—主食的顺序进餐,这样吸收缓慢,不但有助于减少餐后血糖波动而且有利于控制总体能量摄入。
其实减肥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我们每天改变一点点,培养正确饮食方式,再加适量运动,健康体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
3.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4.SIMONNET A, CHETBOUN M, POISSY J,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 (SARS-CoV-2) Requiring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J].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20, 28(7):1195-1199.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