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带您了解“姿势”,每天动起来,健康一身轻
当下疫情原因,从早到晚的网课和“久坐不动”成了孩子和家长们的无奈之举。但是,成月的电脑前学习以及长时间的伏案,或多或少的对孩子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颈部疼痛、腰背部和肩膀上部疼痛、头痛、落枕、小腿麻胀疼痛等等。那造成这些不良影响的根源是什么呢?那就是“姿势”。接下来大医二院康复医学科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姿势”?不良的姿势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伤害?如何“干掉”它们,重塑健康姿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姿势。
姿势:是躯体的一种非强制性、无意识状态下的自然状态。
它有三个主要功能:
1、在任何位置下(仰卧、俯卧、坐姿、爬行和站立)都能使身体各部分保持在直线;
2、能预测变化以允许主动参与目标导向的活动;
3、对平衡中的意外的干扰能及时做出调整。
根据姿势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我们就将姿势分为良好的姿势和不良姿势。
良好的姿势是指肌肉和骨骼平衡的状态,不论这些结构在工作还是在休息时是何种姿势(如直立躺卧蹲下或弯腰)都可以保护身体的支撑结构免受伤害或减缓退行性改变。
不良姿势是指身体各部分之间不协调的关系,这会增加支撑结构的压力,导致身体在支撑基础上的平衡效率降低。
当处在一个正确的姿势时,使人体的姿势肌处于低能耗、低活跃状态,只有当平衡被破坏时,才会作出反应以维持身体的直立位。如果长期偏离正确的位置,姿势肌的活动将增加,从而导致更高的能量消耗及疼痛的风险增加。
现在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久坐不动”,不良的坐姿使得我们的体态发生了改变,身体各个部位偏离了理想的力线,使得肌肉的等长收缩增加,迫使肌肉进行无氧代谢状态,使得乳酸和其他刺激性代谢产物累积,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可能引起缺血的肌肉进入疼痛的痉挛周期。常易出现的不良坐姿,比如:驼背、圆肩、头向前探、身体偏向一侧、跷二郎腿、骨盆前倾、踮脚等等。
这些不良姿态最终会引起目前最长提及的两大问题:上交叉综合征和下交叉综合征。
上交叉综合征:引起颈部和肩部活动受限、颈部疼痛、背部和肩膀上部疼痛、头痛、落枕、胸闷痛、肋骨疼痛、易疲劳等症状。
下交叉综合征:会导致小腹突出、骨盆前倾、长期慢性腰痛、大腿后侧麻木、小腿疼痛、膝关节疼痛、容易崴脚等等。
重点来喽!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修炼起来,给我们疲劳的肌肉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马杀鸡”,重塑健康姿态吧!
1、泡沫滚轴背部放松
仰卧屈膝,双手抱头。将泡沫轴放在背部,通过膝关节支撑,前后滚动背部和肩部。
2、胸椎灵活性训练
跪坐,臀部贴近足跟,左手撑地,右手置于后背,骨盆固定,后背保持平直吸气辅助将胸椎转向右侧,呼气回归。
3、肩胛提肌拉伸
以拉伸左侧为例,左手背在身后,右手从头顶夹住耳朵,头向右侧侧屈,做低头姿势。再向右侧进行旋转。感受到强烈的拉伸感。
4、斜方肌拉伸
以左侧为例,将左侧手背到身后,右手绕过头顶夹住对侧耳朵,以收下颌的动作起始,然后将头向右侧侧屈,感觉左侧有明显的拉伸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一个低头动作,这样可以加强拉伸感,同时拉伸到斜方肌的不同角度。然后再将头向左侧旋转,进一步感觉左侧有非常明显的拉伸感。
5、臀大肌牵伸
仰卧位,双手抱住右侧膝盖正下方,屈髋屈膝,缓慢将膝盖靠近身体,注意在做的过程中腰椎不离开床面。
进阶版:仰卧位,屈髋屈膝,右侧脚踝置于左侧膝盖上,双手抱住左侧膝盖正后方,缓慢将膝盖靠近身体,注意在做的过程中骨盆不要离开床面。保持20秒。
6、髂腰肌牵伸
以拉伸左侧为例,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屈膝下蹲,右腿大腿与小腿保持90°,左侧膝盖延伸到最大的角度,注意右膝盖不超过脚尖。然后身体重心稍微前移,双手置于右侧膝盖上,下压髋部,进一步拉伸。保持30s换方向。注意保持均匀呼吸,骨盆始终保持正前方,上半身尽量保持呈一条直线,下压时身体不要过度挺直。
最后,大医二院康复医学科提醒您: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记得留点时间放松下身体“姿势”,预防颈肩腰腿痛,如若自己不能解决,大医二院康复医学科随时欢迎您前来咨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