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宣传日】中国肥胖日——击溃负重,享瘦健康人生
肥胖是WHO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肥胖症已经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肥胖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
肥胖会导致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痛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疾病
也是当今社会仅次于吸烟的致死原因。
每年为肥胖相关性疾病医药费的投入更是数以百亿人民币计,
应引起我们每个人关注。
2022年5月11日是
第5个“中国肥胖日”。
今年中国肥胖日的主题是
“击溃负重,享瘦健康人生”。
全球平均每五个成年人中,就至少有两人遭受着超重或肥胖的困扰;而这个比例在中国成人中更是超过了二分之一。与此同时,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也日趋严重,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肥胖(obesity)
肥胖是由于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通常用体质指数(BMI)进行判定。
其实,判断是否肥胖,不仅仅要看体重,还有我们常说的体质指数(BMI),BMI是目前肥胖测定的最常用指标和公认标准。
除此之外,还有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可作为区分周围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初步判断指标。
中国肥胖工作组和中国糖尿病学会规定:
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
BMI于18.5~23.9 kg/m2为正常
BMI于24~27.9 kg/m2为超重
BMI≥28 kg/m2为肥胖
我国超重和肥胖现状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的最新数据,中国成人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存在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 岁)超重率为 34.3%、肥胖率为 16.4%。
按照绝对人口数来计算,全国已经有 6 亿人超重和肥胖,达到全球第一。
图源:柳叶刀
为什么会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是指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导致超重和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身体能量摄入与消耗的不平衡。
全球层面上来看,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主要原因:
富含脂肪和糖的高能量食品摄入持续增加;
越来越多需要久坐的工作、交通方式的变化以及城市化的加剧使人们愈发不能保证足够的身体活动。
超重和肥胖会带来什么健康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认知中,超重和肥胖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体重增加,但超重和肥胖之所以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引起了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对健康的影响。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的重大危险因素,如: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卒中),心脏病也是2000-2019年全球首要死因
糖尿病
肌肉骨骼类疾病(特别是骨关节炎)
某些癌症(包括子宫内膜、乳腺、卵巢、前列腺、肝脏、胆囊、肾脏和结肠)
超重和肥胖的程度越高,人们患上这些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也会越大。
对于儿童青少年,如果小小年纪就面临着超重和肥胖的问题,那么他们在成年后依然处于此状态、以及遭遇过早死亡和残疾的概率将高于其他同龄孩子。
面对这样一个全球关注且形势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可以有哪些防控手段呢?
个人如何改善超重和肥胖状况?
0 1 饮食有节
要做到少坐多动、作息规律,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少下馆子,不暴饮暴食,多饮水,慢饮食,饮足水,寻求家里人和社交圈支持,必要时接受专业指导。另外,要注意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
0 2 规律运动
建议选择有氧+阻抗运动,最好在专业医师或运动教练指导下制订合理的运动计划。必要时可进行心肺功能测定及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以助确定最大运动耐受心率。
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以达到每周3~5天,总计≥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6次训练增加5%的强度,直到达到65%最大负荷。还要隔日进行一次抗阻肌肉力量训练,每次10~20分钟。高强度间歇训练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减重策略。
0 3 心理方面也应保持健康
增强自信,缓解压力与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对于通过生活方式难以实现减重的人群来说,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