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您守护"肠"伴左右——胃肠外科护理团队贴心守护您的健康
飞扬的青春,有泪水也有笑声;平凡的工作,有奉献也有牺牲。长治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的护士姐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凝聚力量,用自己的荧荧之光谱写爱的正能量,用爱心和执着,贴心守护您的健康!
长治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胃肠外科护理团队是一支朝气蓬勃、爱岗敬业、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及专科知识储备的团队。胃肠外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病人手术多、细节护理要求高,基础护理工作需要量居多。
身处如此繁杂琐碎的工作环境中,要想做到无差错、零投诉,并且保证各项工作都能够快速运转,必须要求大家具备扎实的护理基本功和高超的护理技能。
抓质量安全,创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直接影响医院的临床医疗安全。护士长崔娜为强化护士安全意识,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将每月护理质控进行汇总,召开护理质控分析会,对安全管理进行详细讲解,深入剖析,使大家深刻认识到风险的危害。
同时带领大家共同学习核心制度、安全知识,指导临床工作中如何快速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胃肠外科坚持不断学习,为深化磁性护理理念,科室采用“线上助力 智慧护理”的工作模式,不仅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及时传递护理最新动态和重要信息,而且保障了特殊时间点护士的休息时间,获得了全科护士的一致认可。
在护士长崔娜带领下,护理人员发挥各自特长优势,调整工作流程,通过“弹性排班”,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模式。此外,在工作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准确执行医嘱,及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医患之间的桥梁,为治疗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护理内涵,拓展特色专科
作为一支极具生命力的年轻队伍,胃肠外科护理团队紧跟学科发展趋势,突出专科护理要求,打造了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伤口、造口和静脉治疗护理团队,目前有国际造口治疗师1名、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2名、创面治疗师2名、院内静脉治疗专科护士6名。
在省内率先将超声清创+创面负压治疗技术(NPWT)应用于难愈性伤口治疗,效果显著。张彩花副主任护师每日坐诊伤口、造口护理专科门诊,为压力性损伤(压疮、褥疮)、糖尿病溃疡足、外伤性溃疡、下肢动静脉溃疡、放射性皮炎、癌性伤口、烫伤、窦道、手术切口感染、肠造口、泌尿造口等患者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健康教育和专业化、全程化的治疗护理。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研能力
护理团队努力探索新技术、新业务,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工作,成立护理科研小组,进行科研培训工作。
护理团队共撰写15篇文章,其中核心期刊发表4篇;参与院内课题1项;申请专利8项。同时,承担着山西医科大学、长治医学院等多所学校的护理教学和实习培训工作等。
注重总结经验,科学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胃肠外科护理的重点护理项目之一。胃肠外科的病人大多都存在对胃肠系统健康保健知识的缺乏,护理团队举办造口联谊会、入科宣教讲座、公休座谈会等活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配合各种生动的图片画面和文字宣传资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日常护理、饮食、运动及预防保健方面的相关知识,鼓励病人主动参与自我护理,让病人身心愉快,主动配合接受治疗。
与此同时,向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如一对一的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发放健康宣传材料等,在患者及家属中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不负韶华勇担当,只争朝夕防疫情
胃肠外科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以最严标准、最高质量落实落细防控措施,护理人员主动请缨,积极抗击新冠疫情,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高铁东站、隔离病区等地方均可用看到胃肠人的身影。
目前,科室赵慧琴、连玉东正在外地支援抗疫,他们“白衣执甲,逆行而上”,用最美的身影为当地百姓服务。
在学科带头人胡文庆教授的带领下,胃肠外科在本专业领域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护理团队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专业、个性化”的护理。依托胃肠外科学科优势,发挥护理专业特色,全体胃肠外科医护人员团结协作,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将创新发展、专业优势践行于临床护理,以精湛的技术、严谨的作风、热忱的服务,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