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纪实 | 筛查救治关口再前移 市一“急诊急救二区”为危重症患者生命护航
为最大程度保障急救通道顺畅,确保来院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我院北部 4 月 23 日起启用“急诊急救二区”,将筛查和救治关口进一步前移,组织多学科精干力量在急诊区域外开辟“第二战场”。“急诊急救二区”用于收治不能排除新冠感染,但亟需紧急救治的急危重症患者,可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开展快速核酸检测,待排除新冠后再转入普通区域。通过开辟治疗专区,既不会耽误疑似患者的抢救,也不影响核酸阴性危重患者的救治。截至 5 月 7 日,北部“急诊急救二区”已收治了 60 余位患者。
4 月 22 日,在院党政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在医务处的统筹安排及急诊危重病科主任王瑞兰团队的全力攻关下,医院仅用了 3 天就完成了 4 号楼的各方面设施改造以及设备和药品等配置的落实。同时,医务处、护理部连夜从心内科、心外科、胸外科、 消化科、呼吸科、麻醉科、骨科、神经外科等科室调配高年资主治和副高以上医师,与护理团队一同组成混编急救团队。在外执行任务的急诊危重病科(北)副主任陆健也临危受命返回医院, 担任急诊急救二区负责人。
鉴于混编急救团队成员多数来自各个专业的临床科室,急诊危重病科(北)和院感办公室对团队成员点对点开展了院感、急救流程以及常见急危重症的培训和演练,制订了常见预案和急救手册,并对成员按照“内外结合、医护联动”“应急梯队、动态增援”的原则进行合理编排。混编团队的成员很快适应环境,快速掌握了常见急救流程和技能。
4 月 23 日,相关职能部门及急诊急救二区医护团队冒着大雨进行了实战和转运演练,随后立即正式启用。仅当天就筛查收治了 3 名核酸异常患者。医护团队对这些患者进行多学科专业治疗和评估,并为转运定点医院收治做好了准备。
其中,一位来自封控区内,突发呼吸困难且核酸结果未明的男性老年患者的救治尤为惊心动魄。患者到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全身大汗、口唇青紫,球结膜水肿,心率 110 次/分,呼吸 34 次/分,血压 91/56mmHg,指末氧饱和度仅 82%。当班的急诊危重病科主治医师陈子阳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做出诊断:急性呼吸衰竭。
时间就是生命,虽然核酸结果不明,但医护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按照之前预案,有条不紊给予吸氧、监护、开放静脉通路等一系列急救措施。面对可能的被感染风险,医护团队果断开放病 人气道,打开生命通道,吸出了大量浓痰。经过救治,患者病情 逐步缓解,氧饱和度和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据介绍,北部“急诊急救二区”启用半个月以来,已累计收治高危患者 60 余名,无一例发生救治延误和医疗纠纷。在这疫 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期,这支“攻坚队”始终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理念,显示出了市一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讯员/急诊危重病科 陆健、陈子阳
宣传处 胡杨
编辑/宣传处 蔡诗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