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学 | NO.96 Cushing综合征诊断策略
1.Cushing综合征实验室检查:
一旦考虑诊断为Cushing综合征,临床最常用的两个实验室检查是:尿24h游离皮质醇(UFC)测定及夜间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然而,在筛查合并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时,UFC评估的敏感性较差。午夜唾液皮质醇测定变得越来越普遍。
▶UFC评估方法是:直接测量24h游离的生物可利用皮质醇。血清皮质醇试验既测量游离皮质醇,又测量结合皮质醇浓度,尿皮质醇试验仅仅只测量游离皮质醇浓度,这样就不受皮质醇结合球蛋白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且,该方法测量的是24h皮质醇分泌的总量,这种研究方法特点显著,即使Cushing综合征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仍呈现昼夜节律性。但该测试对亚临床型Cushing综合征敏感性较差。内分泌学会推荐该试验作为肾上腺偶发瘤代谢评估手段。
▶午夜唾液皮质醇检测及午夜血浆皮质醇浓度检测,利用皮质醇昼夜节律的变化实现,即使轻症Cushing综合征患者,这种节律的异常都会使机体失去对夜间皮质醇分泌的抑制作用。
需注意:其他一些情况也会刺激HPA轴并产生类似Cushing综合征的症状。所以,最好请内分泌科专家进行会诊,明确皮质醇增多症诊断。
DST:地塞米松抑制试验;UFC:尿游离皮质醇
2. Cushing综合征病因诊断:
当Cushing综合征诊断成立时,临床医生就会寻找病因。其过程复杂,步骤大致如下:
1)ACTH依赖性疾病和非ACTH依赖性疾病鉴别:测量血清 ACTH浓度可鉴别两者。若血清ACTH水平偏低,提示是非ACTH依赖性疾病。此时可行腹部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是肾上腺来源。如果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则怀疑是否存在外源性皮质醇摄入,或者更为少见的疾病如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病(PP-NAD)。PP-NAD患者在服用地塞米松之后,其24h尿皮质醇测量呈延迟上升,这可以辅助PP-NAD的诊断。超过10%的肾上腺源性Cushing综合征患者存在双侧肾上腺病变,肾上腺静脉插管取样术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2)真正的诊断难点在于区分Cushing病和异位 ACTH综合征的患者。无论是垂体的微腺瘤还是异位ACTH者,目前都无法在影像学检查中获得准确的定位。此外,肺、胰腺、垂体的偶发影像学表现也相对比较常见,这也造成了对病变部位定位的困难。在CRH刺激后,直接测量垂体下游静脉从(岩下窦)的ACTH浓度已经成为区分Cushing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的金标准。和外周血相比,岩下窦高水平的ACTH浓度提示Cushing病;若和外周血相比无明显变化,则提示该病为异位ACTH来源。
参考文献:(美)艾伦.J.维恩等主编;夏术阶等主编译,-11版:《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第2卷,泌尿外科基础与临床决策》,郑州:河南科学出版社,2020.6版,346-348页
编辑:潘秀君
审核:王欣
终审:郭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