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肺结节,我是不是得了癌?丨大医生开讲
患者
“医生,麻烦你看下我这小结节严不严重,要不要手术?”
“只要随访?那会不会有的治拖成没得治了?”
“自从查出小结节,我晚上都睡不好,就怕是肺癌,不然还是切掉吧!”
……...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
健康意识的苏醒、检查手段的提升,
国人的肺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
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有上述疑问,
对此,本报健康大使,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朱坤寿表示,
查出肺小结节后,一般有两种心态,
一种是放任不管,一种是过度焦虑,
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
案例一
等不及观察,白白挨了一刀
说起小结节,泉州的陈先生懊恼不已。3年前,他在体检后发现肺部有小结节。虽然结节不大,直径小于5毫米,医生建议他再观察。可陈先生怕是癌,怎么也听不进医生的话,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为此,陈先生辗转找了各家医院,要求医生一定要手术切除,最后,手术实施了,切了一块肺部组织出来化验,发现结节是良性的。“当时就是不放心,不听话,结果白白挨了一刀。”陈先生感叹。
案例二
随访5年才手术,等一等也能安全“着陆”
和陈先生不同,福州的林先生(化名)心态又过于放松,2014年,他CT检查发现,右肺多发磨玻璃影及结节影,左肺也有斑片状磨玻璃影。考虑到结节大于1cm,最大的一个甚至有2.1cm*1.4cm,且内见空洞形成,考虑肺癌可能,医生建议其手术切除。但林先生拒绝了,只是半年随访一次。
直到2019年,林先生的结节略有增大,考虑原发性肺癌可能,才不得不手术切除。术后化验结果显示,浸润性腺癌,术后予以靶向治疗,目前林先生无特殊不适,继续定期复查即可。
朱坤寿表示,肺结节大体可以分为两种:
1、实性结节。可能是真菌感染等导致的肉芽肿、结核球、早期肺癌。三种可能性各占30%。
2、亚实性结节(磨玻璃样结节)。 可能是早期肺癌、肺部炎症、肺出血(如咳嗽太凶导致的片状磨玻璃影)
“无论是哪种结节,总体而言3公分以下,70%的小结节是良性的,仅有30%与癌相关。”
因为肺小结节没有特异性的检查,要真的确认良恶性,只能靠手术。因此,遵医嘱,按规范动态观察,可以显著减少误诊误治,或过度的手术和治疗。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如果是恶性的,观察会不会让肿瘤扩散了,错过治疗最佳时期呢?朱坤寿表示,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周期,结节如果是恶性的,3-5个月的时间足够让大夫看出它的变化,但也远不到扩散及转移的地步。
因此,观察期考验的不是肿瘤,而是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过度的焦虑紧张也会加速肿瘤的发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