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易策医管答疑宝典 |千县工程——县域医共体能力提升机制与策略

2022-05-17 13:52   易策医管

千县工程——县域医共体能力提升机制与策略,总体建设思路:“抓两头,促中间”,积极推进人员下沉、资金下沉、技术下沉,促进分级诊疗真正落在实处。

县级强、中心活、基层稳

此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到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影响,导致大量医疗卫生人才的工作热情受到打击。因此,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不是流向上级医院,就是留在沿海发达地区,造成了不少基层医务人员被社会办医疗机构以高薪挖走。由于人才的流失严重,乡镇卫生院业务开展陷入患者外流的窘境,与此同时市县级医院却呈现巨大反差,医院人满为患,乡镇卫生院却门可罗雀。市县级市医院却被常见病捆住了手脚,没时间钻研新技术,各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而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推行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制,并且提出县域内就诊率要达到90%,这是初步目标。突破医改症结,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总体建设思路:“抓两头,促中间”,积极推进人员下沉、资金下沉、技术下沉,促进分级诊疗真正落在实处。同时,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打破基层接不住,县级放不开的局面。


策略一:促基层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对医共体单位实行“人、财、物”的全面帮扶,从根本上盘活各级医疗资源,让县域医疗资源形成“一盘棋”。



当务之急是扭转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由县级龙头医院开展驻村医生工作室或驻村首席健康管理官工作,要求驻村医生每周驻村不少于两天,驻村工作室的负责医生和驻村首席健康管理官要开展走访调查,可实行免费为村民进行诊疗,并到村卫生室指导村医如何诊治较疑难复杂疾病的患者。改变医生过去“坐堂门诊”的做法,进村入户,有效地提升村级医疗服务的能力,从而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就医感受。

县级龙头医院帮助医共体下级成员单位购置医疗设备,如彩超、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基本需要的设备必须全部配齐,并为条件较好的乡镇医院配备救护车。鼓励中心卫生院完成一甲评审,有条件的中心卫生院逐步规划发展为二级综合医院。逐步开展一、二级手术,有效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乡镇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在村里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中去。

策略二:强自身加强县级龙头医院具备自我完善和建设的能力,医院与上级医院合作学科共建、专科医联体帮扶、花钱买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弥补医疗技术的短板,同事能提升专科能力。其次,进行绩效分配体系改革和建设。在临床业务方面:鼓励临床科室和临床医生积极收治疑难危重病例,提高救治能力;医院通过病例分型、病种权重和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在绩效上进行倾斜和激励,提升临床科室和医生收治疑难危重病例的积极性,规范使用医保资金和主动管控医保资金的能力。 将出院病例划分为A、B、C、D四种类型,在实施DRG或DIP的地区可以按照病种权重设置绩效分值,在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的同时,紧抓医疗技术的提升。这样既保证了医院业务收入的增长,医院又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行政后勤管理方面:医院通过岗位评价对职能科室依据其岗位的资质要求、岗位工作量、工作环境等指标进行评分。分为不同的职位级别,分别赋予绩效系数,将职能科室的绩效系数拉开,推动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



策略三:抓创新创新医防融合新模式,医生不仅要会治病,也要会防病。学会运用在前面预防后面管制的方法,让老百姓少生病,得了病要合理的诊治。医防融合的核心就是要预防在先,关口前移,将疾病治疗前置到疾病预防。需要将部分医共体内医保资金前置划分为疾病预防经费,即每年从医保基金中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预防疾病,提高各级医生预防疾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的达标率,降低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病率,让慢病住院率及参合居民的住院率持续下降,实现防病与治病的深度融合。将医保结余资金按5:3:2的比例奖励给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促使医务人员主动节省医保资金。 在这样的合理利益机制分配下,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实现基层医生从治病向主动防病转变,有望成为医保资金和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民健康管理中心,集健康科普教育、健康体检、健康风险筛查、健康风险干预为一体。开展健康教育,急救技能培训,脂肪肝等各类人群的健康管理分享讲座等。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为切入点,结合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打造慢病智能化管理新模式,慢病管理工作都逐步由医院下层到社区和乡镇。

策略四:建互联建设县乡村一体化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打通医疗服务信息与公共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

 

本文专业指导老师:


 

程江,广州易策医管集团董事长;国家注册高级管理咨询师、注册职业培训师;中山大学医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量大创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社会办医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会计协会理事;深圳市医院管理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县域卫生理事会理事、县域卫生智库特约专家;100家+医院管理咨询服务项目主要负责人;被多家医院聘为长期管理顾问。


/  END  / // 本文来源:易策医管研究发展院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院,医疗,能力,基层,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