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传统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等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养老、智能护理”令人耳目一新。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的数据发现,由于我国老年人有2.6亿,占人口比例20%且呈现上升趋势,而老年事业开展较晚、投入不足,一些城市的空巢老人普遍面临生活水平偏低、医疗条件较差、常年心情郁闷等困难。“空巢又空心”往往使老人了无生趣,甚至濒临绝望。面对20年后全国8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1亿人的现实,我国“社区养老业”和“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形式,亟须加速发展。
失能老人疾病与衰老并存,不能自己吃饭、穿衣,无法行走,甚至不能控制排泄……只有依靠他人才能维持日常生活。当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400万。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最大的需求就是照护。然而随着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遭遇不在少数,对于一些困难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而言更是“压力山大”。
一位全职在家护理老父亲的赵先生深有感慨的说:“作为照护者,远比失能老人更辛苦”。
深夜1点,赵先生正睡梦正酣,却突然被一阵臭气熏醒,原来是父亲又排便了。他强忍困意地起床,自己一人独立娴熟地帮父亲擦拭、清洁。终于帮父亲清洁完毕后,赵先生像身体散了架一般瘫睡在床上,绝望地蒙着头抽泣。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像这次一样,无法睡个安稳觉。原本的他是一枚妥妥的文艺青年,计划着在中年退休时做一个潇洒的背包客。父亲的失能,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如今的他,整日与屎尿相伴,生活将昔日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他,打磨成了一个整日圈在充满异味的房间中的被禁锢的小鸟。
由于老年人起得早,赵先生每天跟随父亲的生物钟,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为父亲换尿布、换洗,再给老人喂饭、喂药,比照顾小孩更加无微不至。每隔数小时,就要给老人翻身,夜里也不例外,基本是一天24小时随时待命。对这一切,赵先生绝望地说:“我不怕辛苦,但是日日夜夜的照顾,真的不知道到哪天是个头,这才是最令人绝望的。”
身体上的煎熬如果说还能勉强忍受,那么心灵的折磨就是令人崩溃的最后一棵稻草。父亲失能之后,情绪变得异常焦躁和古怪,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有时候给父亲清洗父亲也会不配合、吵闹,着实令赵先生心力交瘁。
赵先生和他的父亲只是4000余万个失能人及家庭的一例,还有不知道多少个家庭,在忍受着这样的痛苦。失能失禁老人的照护问题是现如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面临此社会难题,多项养老利好政策以及养老方式也纷至沓来。除了传统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等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养老、智能护理”令人耳目一新,既帮助照护者分担护理压力,又可以缓解失能使劲老人“自卑、无能”的心理创伤,让每一位失能失禁的老人重获尊严和生活动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