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拥有36家儿科诊所!A股上市企业跨界投身儿科医疗服务

2022
05/10

+
分享
评论
诊锁界
A-
A+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现约有2.53亿儿童,而儿科医生17万名、儿科床位只有55万张,相当于约每1500名儿童拥有1名儿科医生,儿童医疗资源相对紧张。

很多儿童特色专科诊所正在蓬勃发展,未来依然是新型儿科诊所的“黄金十年”。 

5月7日,A股上市企业“大东方”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公司“上海均瑶医疗”拟出资2775万元,通过股权受让和增资等方式,获得“知贝医疗”约68.2%的股权。 这是继儿童生长发育连锁诊所“健高儿科”、儿童康复连锁诊所“雅恩健康”之后,大东方又一次出手收购儿科医疗连锁机构的大动作。   

此次将被收购的“知贝医疗”成立于2016年,是扎根华南地区的知名儿科连锁诊所品牌,主要为0-3岁儿童患者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循证医疗服务,目前已设立 5 家门诊。此前,知贝儿科曾获得来自红杉资本和铱资本的数千万元融资,但近两年营收呈亏损状态。   

大东方表示,收购知贝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均瑶医疗儿科体系”战略布局。知贝儿科与健高儿科、雅恩健康能够在区位分布和服务对象上形成互补和协同效应,由此帮助均瑶医疗向“儿童全成长周期健康陪伴”的目标再进一步。

本次收购完成后,大东方拥有的儿童医疗机构总数将达到36家,覆盖了华东、华南及华中等主要大中城市,大东方也将由此成为儿科医疗服务行业里拥有医疗机构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 55801652052077468

笔者认为,大东方对儿科赛道的持续加注,是对儿科长远发展的精准把握。就目前而言,儿童医疗依旧是稀缺、刚需,支持儿童医疗保健发展的系列政策也不断出台;尽管疫情期间,确实有不少儿科综合诊所损失惨重、接连倒闭,但也有很多儿童特色专科诊所正在蓬勃发展,未来依然是新型儿科诊所的“黄金十年”。 

01承担均瑶系的儿科梦,近年收购频繁

在医疗健康领域,“大东方”是个陌生的名号,但却来历不凡。大东方隶属于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均瑶集团,其前身为无锡“东方红商场”,2002年在A股上市,曾被均瑶集团掌门人王均金称为均瑶集团“百年老店”。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之前,大东方的主营业务为百货零售、汽车销售与服务、食品与餐饮三大核心板块。由于业务营收增速放缓,大东方转战医疗领域,舍弃汽车业务,确定了 以现代消费和医疗健康为“双核心主业”的战略转型 ,并于2020年底,与上海涵铠合资设立“上海均瑶医疗”,持股80%。大东方曾向媒体表示,2021年是其战略转型的关键年。

这一年里,大东方出手果决,先后完成3个并购项目。6月份获得“沭阳中兴医院”51%的股权,8月份合计获得“健高儿科”约40.7%的股权,10月份获得“雅恩健康”60%的股权。   健高儿科和雅恩健康都是专注儿童医疗细分专科的连锁品牌,并且都主要分布在国内一线城市和华东地区。

健高儿科创建于2007年,是国内收入规模较大的儿科连锁机构,聚焦于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诊疗在身高管理、矮小症及性早熟的诊治上有着良好的市场口碑。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成都、重庆等12个城市设立了16家生长发育门诊部。雅恩健康成立于2005年,是儿童言语康复领域的医疗连锁机构,专注为2-8岁地孤独症儿童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目前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7大城市设立了 15 家服务中心,累计服务逾 3 万家庭。

大东方顺利地迈开了转型第一步,“均瑶儿科战略”雏形初显;于是今年乘胜追击,再下一城,收购了具有互联网医疗特色的知贝儿科。

在两广和云南都设有5家门诊部的知贝儿科,是由儿科网红医生欧茜和小雨伞保险创始人赵强联合创办的,从一开始就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闭环诊疗模式,同时以幼儿为切入点,打造了“儿科(家庭)经济”的营收模式,其线下门诊涵盖了儿童内科、儿童保健科、皮肤科以及耳鼻喉科等科室。

大东方在公告中表示, 知贝医疗的加入补足了“均瑶医疗儿科体系”的诊疗服务能力。知贝医疗能与健高儿科的短板互补,与雅恩健康直接形成上下游客户转化关系;并为“上海均瑶医疗”探索“流量科室+变现科室”的连锁门诊科室矩阵模式和“儿科(家庭)经济”模式,提供了样本。对大东方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完美标的。对内,实现了诊疗实力增强,向外,扩张了业务覆盖版图。

02专注加码刚需赛道,前景依旧可期

过去几年,不少跨界医疗的大公司选择做大综合医院,大东方却选择聚焦细分领域医疗服务,颇有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   大东方在2021年财报中表明了态度,医疗健康行业正在走向价值回归,医疗服务机构需要“差异化”发展,数字技术驱动蓝海新机遇涌现。大东方看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院外健康管理板块中,大多数细分赛道仍处于启蒙发展,院外消费随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多样化健康管理需求催生创新,心理、康复、儿童健康、数字医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成为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实现价值的热点。   就整体环境而言,儿童医疗服务仍是刚需。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现约有2.53亿儿童,而儿科医生17万名、儿科床位只有55万张,相当于约每1500名儿童拥有1名儿科医生,儿童医疗资源相对紧张。这几年,国家也出台一系列与儿童健康保健有关的政策,对于儿童医疗服务的发展始终持有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不过,儿科医疗服务从来都不好做。尤其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损失惨重、甚至倒闭的诊所不在少数,其中,儿科诊所受到的冲击最大,尤其是资本投资型诊所。大东方在此时入局儿科赛道,其实也佐证了资本市场依旧看好新型儿科连锁的发展前景。 优质儿科医疗机构的价值依然得到认可。 

如“唯嘉儿科”在去年底获得了由深创投领投的A轮融资;儿童康复领域优质连锁机构“东方启音”近一年连续获得3轮融资总额为1.13亿美元;2020年8月,大钲资本完成了对国内最大的非公立三级儿童专科医院“京都儿童医院”投资控股。    运营不佳的儿科诊所的业务更多以西医综合为主的,毕竟十大症状被暂时剔除出诊疗范围了。

据诊锁界了解,在儿童眼视光、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中医、儿童口腔、儿童康复、儿童减肥等细分专科领域仍然有一批发展得不错的诊所,如稳健运营的袁林天儿童口腔、积极布局儿童眼视光的美视美景、转向中医诊疗为主的乙棠儿科、探索儿童长高领域的安德医生等等。

大东方旗下的健高儿科也发展迅猛,营收规模已居国内儿科前列。正如一位业内人士的评价,尽管知贝儿科略有亏损,但却是撬动“均瑶儿科战略”的一步秒棋。   可以预见的是,大东方的并购之路不会停下,从儿童生长发育、儿童心理康复等细分专科入局,不断延展,探索互联网流量和儿科切入家庭的营收模式,之后必还会有其他类型的儿童诊所被吸纳入“均瑶儿科战略”体系中,直到打造出绝对的竞争力。

对儿科诊所而言,目前能做的,一是尽可能控制成本,不能求大求多,该砍则砍;二是尽量往儿童消费、儿童健康类领域去探索和发展。 聚焦 细分领域, 持续深耕, 正如《2019中国新型儿科诊所发展报告》显示, “聚焦纵深”才是儿科诊所发展的核心战略,到2030年之前,依然是新型儿科诊所发展的“黄金十年”。 

来源:诊锁界 作者: 星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儿科,医疗,儿童,健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